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保险 > 保险产品 > 个险 > 个人养老金制度理念销售逻辑26页PPTX

个人养老金制度理念销售逻辑26页PPTX

资料大小:442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X(26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8/13(发布于上海)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抓住市场机遇 开拓蓝海业务
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替代率/个人养老金制度
? ?
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老年人口基数最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2.17亿人、占全国人口15.4%。我国已成为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1] 。 老龄化速度最快 200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6.95%,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2年增长到14.9%,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经历这一过程,法国115年、瑞典85年、美国69年、加拿大用了65年,日本用了26年,而我国仅用了22年[2]。 (按照国际标准:老龄化社会,通常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7%;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达到20%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规律,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国情。
【1】「财经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银发经济或成新动能,新华财经, https://baijiahao.baidu/s?id=1788412759762369309&wfr=spider&for=pc。【2】郑秉文:老年抚养比预计2050年逾43%,超大多发达国家,南方都市报, https://www.sohu/a/538805262_161795。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挑战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未富先老 多数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我国是在人均国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出现。英国、德国、日本分别出现在其人均GDP为19000美元、20000美元和33000美元,而我国在1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3] 。
未富先老、负担较重,我国面临经济增长和养老负担的双重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经济活力、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2023年,总人口持续减少,人均GDP增速放缓
负担较重 2023年,我国老年抚养比已增长至22.5%,相比2020年,每年增加近1个pt。老年抚养比预计到2050年超过43%[4], 即2.3名年轻人要负担1位65岁以上老人。随着适龄劳动力减少,老龄、高龄人口增加,老年抚养比持续升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面临较大压力。 (老年抚养比: 65岁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
注:数据来源于World Bank,CEIC,2020。
202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老年人口抚养比情况
【3】国研中心报告:预测未来每十年出生人口下一个百万台阶,第一财经, https://baijiahao.baidu/s?id=1788238517606217280&wfr=spider&for=pc。【4】郑秉文:老年抚养比预计2050年逾43%,超大多发达国家,南方都市报,https://www.sohu/a/538805262_161795。
养老金替代率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55%是养老金替代率的警戒线,低于此水平的退休后生活质量将显著下降。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目前不足50%[5]。世界银行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替代率需不低于70%。

养老金替代率能够表现出企业职工退休前后生活的保障水平。
【5】郑秉文: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利于提高居民家庭的收益率,彭拜新闻, https://baijiahao.baidu/s?id=1750384971503988591&wfr=spider&for=pc。【6】《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险中心函〔2006〕60 号。
是衡量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养老金月缴费基数[6]: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纳,按照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按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
养老金计算公式
影响养老金的主要因子:
所在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当地统计局每年公布。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当地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X1/C1+X2/C2+……+Xn/Cn)÷N。其中,X代表每年的缴费基数,C代表当地上年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N代表实际缴费年限。 个人月缴费工资,影响月缴费基数。 所在地月缴费基数上、下限。 个人账户记账利率。 缴费年限,缴费年限不同,积累额度不同。
养老金计算公式[7]=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企业职工仅限在1992~1996年“统账制度”建立之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 )满15年,制度建立后退休人群。此类人群多数临近退休,现有目标客群可享人数较少。
【7】《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5年12月3日发布。
基础养老金=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养老金领取示例
“国务院客户端——养老金测算”小程序
假设条件:北京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1297元[8];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年增长率2%;个人月缴费工资年增长率5%;个人账户记账利率1%;视同缴费年限0(无过渡性养老金);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2;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退休。
职场小白,23岁,工龄1年 月缴费工资:10000元 每月缴纳:10000*24%=2400元 假设上一年账户累计:2万元 预计退休时工资:60814元 预测退休每月养老金:19641元
白领精英,女,30岁,工龄8年 月缴费工资:15000元 每月缴纳:15000*24%=3600元 假设上一年账户累计:25万元 预计退休时工资:50795元 预测退休每月养老金:15358元
企业高管,男,50岁,工龄28年月缴费工资: 50000元 每月缴纳:33891*24%=8133.84元 假设上一年账户累计:100万元 预计退休时工资:81445元 预测退休每月养老金:19865元
【8】历年北京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https://rsj.beijing.gov/bm/ywml/202007/t20200717_1950961.html。
个人养老金制度应运而生
我国构建了“三大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但“三支柱”发展不均衡。第一支柱提供基本保障、第二支柱覆盖范围有限,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第三支柱“恰逢其时”。
养老保障体系
城镇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 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
职业年金
个人养老金
个人商业 养老金融
国家政府主导
用人单位主导
个人主导
第一 支柱
第二支柱
第三支柱
第一支柱:是养老保险体系的基础,基本保障。 第二支柱:是企业提供的福利,覆盖面窄。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国家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实现品质养老,第三支柱不容或缺。
个人养老金业务潜力巨大
36个试点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是2.5亿,退休人口剔除之后,缴费人数是1.7亿人可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9]。截至2023年6月,试点地区个人养老金制度参与率仅为23%,未参与人群占比77%,可挖掘的潜在客户1.3亿人,试点地区个人养老金业务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2023年12月29日,《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发布仪式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从2022年11月25日施行至2023年6月,累计参加人数4030万,缴存金额182亿元。36个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是2.5亿,退休人口剔除之后,缴费人数是1.7亿,参与率达23%。
【9】何以优化个人养老金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在京发布,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money/20240103/cd8a441aa33c4c8e9a8768fa861ac641/c.html。
个人养老金将在全国实施
36个试点地区 2.5亿基本养老参保人
全国实施 10.66亿基本养老参保人
个人养老金在全国实施,将提供新的蓝海市场和业务机会。商业保险公司作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提供者,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国推广,个人养老金保险业务将形成保险公司稳定、长期、持续的保费增长点。
注:数据来源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10】《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社,https://www.gov/yaowen/liebiao/202403/content_6939153.htm。
参与个人养老金意愿较强
根据《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3)》,面向全国开展个人养老金制度参与意愿调查显示: 70%的受访者有意愿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其中,40%的人非常愿意,在政策试点落地后第一时间参加。 30-49岁的受访者非常愿意参加占比近四成,随着年龄增长,愿意参加人群占比逐渐提升。50-59岁受访者参与意愿最高,但受积累期影响,可享受到的政策红利有限。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3)》,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临近退休,开始重视个人退休生活规划。更希望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提升养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