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制造 > 供应链 > 供应链 > 内部供应链――生产物流管理(上)DOC

内部供应链――生产物流管理(上)DOC

资料大小:1246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3/17(发布于四川)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第五讲内部供应链――生产物流管理(上)
?
内部供应链生产物流管理涉及的内容包括生产网络的集成、生产供应系统、厂区布局的优化。
?
生产网络集成
?
供应链的全球化是一个大趋势,经济全球化要求全球采购。还有一种趋势就是供应链在小的区域进行浓缩,生产网络不断地集成,并逐步通过建物流园区的方式来实现。
?
(一)浓缩型供应链
在工业园区建设的过程中,有些产业刚刚形成,在这样的工业园区里建设一条浓缩的供应链,将非常有利。在中国进行浓缩性供应链规划是非常有利的。
/
图5-1供应商集成度不断提高
?
通过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在不同国家,组装厂和零部件厂之间的距离有很大的差异。
?
【案例】
汽车行业的丰田其浓缩供应链在全球做的是最优秀的,它和零部件供应商的平均距离是93.3公里。排在第二的日产公司,它和它的供应商的平均距离是183.3公里,当然,这与日本这个国家的面积小有关系。他们到中国来建厂的时候也是采取这种模式,它把自己的供应商也带到中国来,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工业园区的概念。在这方面它做得非常成功。
而美国的一家公司和它的供应商的平均距离超过了870公里,当然美国的国土面积也比较大。福特公司和供应商的距离是818公里,也是非常大的半径。
从生产商和供应商的距离可以看出它和供应商之间的集成度,和供应商之间实现JIT供货的可能性以及它的采购物流成本。距离远运输成本就高,在途的库存就大,这就决定了其供货频次也发生了变化,如丰田公司平均每周每个供应商的供货频次是42次,日产是21次,而通用公司每周只有7.5次。
中国国土虽然比较辽阔,但上海大众在上海建厂的时候也是采取了这种浓缩型模式,70%的供应商都集中在上海区域,这对企业是非常有利的。像神龙轿车在整个湖北地区的供应商的数量才占了44%,从中可以看出供应商的浓缩程度。从过去的分散式到园区式,再进一步发展到在厂区内集成的模式,浓缩的程度越来越高。还有甚者,集成供应商到工厂里面,把生产线的某一个环节交给供应商去做,从分析成本上来讲,应该是集成度最高的一个方案。
?
(二)模块式工厂结构
在模块化工厂建设中,该怎么去设计工厂的模块?
如果工厂是分散式的,那就是工厂设计的问题了。如果采取了集中式,比如在一个园区里面,甚至在自己的院、厂区内集成多家供应商,那就要分析怎么来布局是最合理的,谁家占哪一块比较好,物流怎么安排是最顺畅的。
?
生产供应系统
?
生产线可以用多种方式为生产提供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供货。大家很容易想到的就是JIT供货、准时化供货,汽车供应还倡导JIS,这是JIT的升级,就是不仅仅要准时供到,而且要把顺序摆对,因为汽车在生产线上,谁买的是哪辆车,从喷漆车间出来之后就是定死的,供货座椅比如说皮座椅、布座椅、黑座椅、红座椅,不同的座椅顺序就要摆对,所以JIS是供应链里最高级的要求,它对物流的要求是最高的。JIS不仅要求物流是敏捷的,而且要求顺序也要摆对,增值服务都在里面。
?
(一)传统生产供应系统
如下图所示,这些都是典型的生产供应系统:
/
图5-2生产线的物料供应
? 1.基于预测的供货系统
国内好多企业现在还采取传统的供货方式,即生产什么,需要大概多少量,这个量要放在生产线上,没有和生产的节拍紧密联系起来,在生产线上是要有一定的库存的,有时候放的时间还不短。
? 2.传统的看板(KANBAN)形式
看板形式就是用看板、标识来控制物料,批量地送到生产线上去,当然有电子看板的形式可以把速度加快。
? 3.安灯(ANDON)形式
这也是日本的信号灯交货概念。就是说在一个生产厂区内有不同的生产部门,甚至有不同的厂家,各部门和厂家的距离又不算太远,就可以安装一些信号灯、指示牌,告诉他现在生产线上要什么料,直接看牌子就知道了,可以根据要料的牌子去组织生产、供货,信号灯要货在汽车生产领域也是应用得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