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学习 > 充电学习 > 出版E书 > 外科学_输血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外科学_输血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重庆绿神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输血
资料大小:746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24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5/28(发布于重庆)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作者:刘景丰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第四章 输血 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第二节 输血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第三节 自体输血 第四节 血液成分制品 第五节 血浆代用品 重点难点 掌握输血适应证和不良反应的防治 熟悉成分输血的优点及其主要制品的临床应用 了解自体输血的作用、了解血浆代用品的种类及应用 输血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第一节 (一)大量失血 1.Hb>100g/L不需要输血 2.Hb<70g/L可输入浓缩红细胞 3.Hb为70~100g/L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输血 (二)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三)重症感染 (四)凝血异常 外科学(第9版) 一、输血的适应证 (一)输血前必须严格执行核对制度 (二)检查血袋是否渗漏,血制品有无异常,有无超过保质期 (三)除生理盐水外,不向血液内加入任何其他药物和溶液 (四)输血时及输血后应严密观察病情 (五)输血后血袋应保留1天,以便必要时化验检查 二、输血的注意事项 外科学(第9版) 输血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第二节 (一)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10%;多发生于输血开始后15分钟~2小时内;主要表现为畏寒、寒战和高热 (二)原因 1.免疫反应;2.致热原 (三)治疗 1.明确病因;2.减慢输血速度,病情严重者则应停止输血;3.发热时可服用阿司匹林;4.伴寒战者可肌内注射异丙嗪或哌替啶 一、发热反应 外科学(第9版) (一)临床表现 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瘙痒或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会厌水肿,过敏性休克乃至昏迷、死亡 (二)原因 1.抗原抗体反应;2.蛋白质过敏 (三)治疗 1.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2.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肌内注射肾上腺素(1∶1000,0.5~1ml)和(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3.合并呼吸困难者应作气管插管或切开,以防窒息 二、过敏反应 外科学(第9版) (一)临床表现 典型的症状:病人输入十几毫升血型不合的血后,立即出现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头痛、胸闷、心率加快乃至血压下降、休克,随之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 (二)原因 常见为误输ABO血型不匹配的血液引起,是由补体介导、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疫反应 (三)治疗 1.立即停止输血,核对受血者与供血者姓名和血型;2.重新做血型鉴定、交叉配合试验及细菌涂片和培养,以查明溶血原因;3.抗休克、保护肾功能、合并DIC时应考虑肝素治疗,必要时血浆交换治疗 三、溶血反应 外科学(第9版) (一)临床表现 轻者仅有发热反应,严重者表现为烦躁、寒战、高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发绀、腹痛和休克 (二)原因 由于采血、贮存环节中无菌技术有漏洞而致污染 (三)治疗 1.立即终止输血,针对血袋血进行病原学检查;2.采用有效的抗感染和抗休克治疗 四、细菌污染反应 外科学(第9版) (一)临床表现 表现为输血中或输血后突发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绀或咳吐血性泡沫痰。有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肺内可闻及大量湿啰音 (二)原因 1.输血速度过快致短时间内血容量上升超出了心脏的负荷能力;2.原有心功能不全,对血容量增加承受能力小;3.原有肺功能减退或低蛋白血症不能耐受血容量增加 (三)治疗 1.立即停止输血;2.吸氧,使用强心剂、利尿剂 五、循环超负荷 外科学(第9版) (一)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二)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三)疾病传播 (四)免疫抑制 六、其他输血并发症 外科学(第9版) (一)低体温 (二)碱中毒 (三)低钙血症和高钾血症 (四)凝血异常 七、大量输血的影响 外科学(第9版) 自体输血 第三节 (一)回收式自体输血 (二)预存式自体输血 (三)稀释式自体输血 (四)自体输血的禁忌证 1.血液受污染;2.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3.已有严重贫血的病人,不宜在术前采血或血液稀释法作自体输血;4.有脓毒症或菌血症者;5.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过久者 自体输血的分类及禁忌证 外科学(第9版) 血液成分制品 第四节 (一)红细胞制品 1.浓缩红细胞;2.洗涤红细胞;3.冰冻红细胞;4.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二)白细胞制剂 主要是浓缩白细胞 (三)血小板制剂 按采集方法可分为机器单采法与手工法 一、血细胞成分 外科学(第9版) (一)新鲜冰冻血浆(FFP)和冰冻血浆(FP) 两种血浆的主要区别是FP中Ⅷ因子(FⅧ)和Ⅴ因子(FⅤ)及部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较FFP低,适用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症、肝胆疾病引起的凝血障碍和大量输库存血后的出血倾向 (二)冷沉淀 是FFP在4℃融解时不融的沉淀物,主要用于血友病甲、先天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 二、血浆成分 外科学(第9版) (一)白蛋白制剂 可用于补充血容量;浓缩白蛋白直接应用时尚有脱水作用,适用于治疗营养不良性水肿,肝硬化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低蛋白血症 (二)免疫球蛋白 用于预防疾病(如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重症感染的治疗(丙种球蛋白) (三)浓缩凝血因子 用于治疗血友病及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症 三、血浆蛋白成分 外科学(第9版) 血浆代用品 第五节 (一)右旋糖酐 (二)羟乙基淀粉 (三)明胶类代血浆 常用的血浆代用品 外科学(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