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地区 > 其他国家 > 美国 >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_美国电动化转型提速_国产材料龙头持续受益PDF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_美国电动化转型提速_国产材料龙头持续受益PDF

jingfu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电动化 电力设备
资料大小:2149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38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3/24(发布于上海)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下载
推荐资料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_美国电动化转型提速_国产材料龙头持续受益PDF”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 美国电动化转型提速,国产材料龙头持续 受益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增持(维持) ?主要观点 行业: 日期: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 2021年 08月 13日 政策波动历经浮沉,拜登政府积极推进 行 业 研 究 2019-2020年世界新能源发展提速,然特朗普政府对低碳经济及绿 色能源缺乏重视,美国电动车市场发展滞缓。拜登入主白宫后重回《巴 黎协定》,大力推动新基建,电动汽车的补贴加码,各项政策重新明确 了电动化转型的目标,从税收抵免、电池研发、充电网络完善等多个方 面着手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全面发展。《清洁能源法案》提高了电动汽 车税收抵免金额,从原先的 7500美金提升至10000-12500美金,且扩 大了适用范围,直到美国电动车渗透率超过 50%之后开始退坡。 分析师: Tel: E-mail: 孙克遥 021-53686135 sunkeyao@shzq SAC编号: S0870520010001 传统车企布局电动化转型,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政策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诸多车企积极调整布局, 发力电动化转型。特斯拉是美国新能源车领域的引领者,Model 3和Y 的发布推动其销量续创新高。通用从电池到电车全方位规划,计划到 2025年的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投资总额达 270亿美元,目标2035 年实现 100%电动车销售。通用积极布局电池产能,规划与 LG合资建 设合计约 70GWh的电池工厂,以保障其未来的电动化进程。福特目标 2030年实现 40%以上的电动车渗透率水平,到 2025年将计划的电气化 支出提高到 300亿美元以上,主要规划包括电动汽车、投资电池技术以 及公共充电网络。福特电动化的主力军将是野马 Mustang Mach-E以及 电动皮卡 F-150。大众汽车集团大力加强其在北美的电动汽车业务,计 划在 2030年美国市场实现 50%的纯电动汽车渗透率。 近 6个月行业指数与沪深 300比较 行 业 深 度 相关报告: 政策拐点明晰、优质供给井喷,美国新能源车需求有望高速增长 从历史销量来看,特斯拉新车型周期对总体销量影响显著, 2018 年受益于 Model 3的爆发,当年美国新能源车总销量约 36万辆,同比 大幅增长 85%,渗透率仅为 1.97%。2020年受疫情影响,总体渗透率 维持在 2%左右。随着政策拐点的明晰以及传统老牌车企携重磅车型发 力电动化,美国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迎来爆发。2021年5月,美国新能 车总销量约 5.8万辆,同比增长305%,新能源乘用车单月渗透率提升 至 3.6%,同比增 2.3 pcts。据我们预测,2021-2023年全美新能源车总 销量约 64万辆、156万辆、2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88%、144%和 64%。 2030年对应全美新能源车销量 1207万辆,渗透率达到 50%以上,对应 动力电池装机需求约 1430GWh,十年 CAGR达到 54%。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行业深度 日韩电池巨头抢占先机,跻身全球供应链的国产材料企业显著受益 美国电动汽车的起步阶段,松下依靠与特斯拉的深度绑定,动力电 池出货量高速增长,2019年出货 28GWh,全球市场份额达到 24%,内 华达超级工厂产能预计在 2022年提高至 39GWh。LG坐拥特斯拉、福 特和通用三大客户,电池产能全球布局。LG在全球拥有动力电池总产 能约 130GWh,2023年预计将扩张到250GWh。LG计划到 2025年投 资 45亿美元,目标将 2025年美国动力电池产能扩大至 110GWh,并与 通用汽车合资建厂,深度绑定头部车企。SK I大幅提高自身产能规划, 目标 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产能 85GWh,25年超过 125GWh。SK I位 于美国佐治亚州的两座工厂有望相继于 2022年和 2023年投产,合计产 能将超 20GWh,主要客户为福特 F-150电动皮卡,2025年美国工厂产 能预计将超过 65GWh。。 ?投资建议 随着美国新能源车政策拐点清晰,各家主力车企携重磅车型入市发 力电动化,我们看好美国新能源车市场需求,有望追随中国与欧盟的脚 步迎来爆发。我们建议重点关注跻身特斯拉、LG、SK I等核心供应链 的国产锂电材料龙头企业,包括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璞泰来、中国宝 安(贝特瑞)、恩捷股份、新宙邦、天赐材料、中伟股份、华友钴业等。 ?风险提示 美国新能源车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低于预期,主流电池 厂商产能进度不及预期等。 请务必阅读尾页重要声明 行业深度 目 录 一、政策历史沿革:政策周期波动,美国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