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证券研究报告
工业
新能源—机床国产替代加速器
华泰研究 通用机械 增持 (维持)
2023 年 2 月 25 日│中国内地专题研究 专用设备 增持 (维持)
研究员倪正洋
机床强国均由优势产业反哺,新能源产业有望拉动机床国产替代加速 SAC No. S0570522100004 nizhengyang@htsc
SFC No. BTM566 +(86) 21 2897 2228
能够拉动国产机床加速进口替代,并且带动我国从“机床大国”走向“机床
强国”的产业需要具备三大要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对高端机床 研究员史俊奇
需求要有一定规模、国产机床能够部分满足产业需求,三者缺一不可。我国 SAC No. S0570522110002 shijunqi@htsc
新能源车销量及风电新增装机量全球占比均超过50%,在全球范围内处于 +(86) 21 2897 2228
领先地位;我们测算2023-2024 年新能源产业需求占国产机床产值比约
11%,拉动效应明显;国内机床厂紧抓产业趋势,迅速布局,推出新能源专 行业走势图
用机型。在新能源产业带动下,高端机床国产替代进入加速期。推荐以下重
通用机械 专用设备
点公司:海天精工、纽威数控、科德数控、创世纪、拓斯达。
(%) 沪深300
19
新能源车催生新加工需求,间接打破海外基于场景的深刻理解而构筑的壁垒
7
基于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而构筑的效率、可靠性壁垒也是机床的 Know-how
所在。汽车产线生产节拍很快,对设备效率的要求非常高。燃油车时代德国、 (6)
日本机床厂依托于对汽车产线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经验,构筑了非常重要的效 (18)
率壁垒。新能源车中“三电”系统及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对机床 (30)
行业提出了很多新的需求,间接削弱了海外机床厂在汽车行业的效率壁垒。Feb-22Jun-22Oct-22Feb-23
且国内机床厂的需求响应速度及服务优势更有助于国产机床在快速迭代的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新能源领域弯道超车。
重点推荐
新能源车轻量化带来结构件一体化,对效率的诉求提升了五轴的需求
目标价
五轴加工中心在有多个加工面的复杂结构件加工中有很强的效率优势。新能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当地币种) 投资评级
源车轻量化带来的结构件集成化、大型化趋势导致零部件有多个加工面。五海天精工 601882 CH38.08 买入
轴加工中心的效率优势可减少设备投资数量从而避免了因单价提升带来的 纽威数控 688697 CH39.03 买入
产线投资额提升,同时,更少的设备可节省场地及人工成本,推动五轴加工科德数控 688305 CH 123.40 增持
创世纪增持
中心在大型复杂结构件加工中快速渗透。目前,五轴加工中心已应用于新能300083 CH11.82
拓斯达300607 CH17.97 增持
源车一体压铸后底板、前后副车架、减震塔等结构件,随着轻量化的持续推
资料来源:华泰研究预测
动,五轴加工中心有望在更多场景实现渗透。
新能源车制造工艺仍持续迭代,由渗透率倒推产线投资增速放缓言之过早
2022 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约27.2%,根 据华泰电新2022/12/24 发布
的《钠离子电池之二:产业生态渐露雏形》,2025年预计可达55%。市场担
忧随着渗透率提升,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下降,对应新投产线增速放缓,进而
影响对机床的需求。新能源车轻量化诉求大量增加了铝材的应用;一体化压
铸颠覆了“冲压-焊接”的传统制造工艺;CTP、CTC、CTB 等技术的应用
极大的改变了传统汽车底盘生产工艺。以上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大量
应用,均对新能源车制造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机床行业需为此做出的调
整将越来越多。在成熟工艺推广之前由渗透率倒推产线投资放缓言之过早。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增长不及预期;核心零部件进口受限;新技术应用
导致新能源车金属切削机床需求大幅减少。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工业
正文目录
全球领先的新能源产业拉动国产机床进口替代加速 .................. 3
西学东渐:机床强国均由优势制造业反哺 .................. 3
新能源有望拉动机床国产替代,从 “机床大国”走向“机床强国” .... ............ 4
我国新能源产业领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及风电新增装机量全球占比均超过 50%........... 4
我们预计 2023-2024 年新能源产业需求占国产机床产值比约 11% .............. 4
国产机床紧抓产业机遇,迅速布局,推出专用机型 ................. 7
新能源机床需求可持续,国产机床响应速度优势有望加速替代 ............. 9
新能源车催生新加工需求,间接打破海外基于场景的深刻理解而构筑的壁垒 ............ 9
基于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而构筑的效率、可靠性壁垒也是机床的 Know-how所在 ........... 9
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催生新的加工需求,间接打破了海外长期积累的效率壁垒 .... 9
新能源车轻量化带来结构件一体化,对效率的诉求提升了五轴的需求 .............. 10
新能源车制造工艺持续迭代,由渗透率倒推产线投资增速放缓言之过早 ........... 11
推荐公司......................... 12
海天精工(601882 CH,买入,目标价 38.08 元) .............. 12
纽威数控(688697 CH,买入,目标价 39.03 元) .............. 12
科德数控(688305 CH,增持,目标价 123.40 元) .... ........ 13
创世纪(300083 CH,增持,目标价 11.82 元) ........... 13
拓斯达(300607 CH,增持,目标价 17.97 元) ........... 13
报告提及公司 ........................ 14
风险提示......................... 14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2
工业
全球领先的新能源产业拉动国产机床进口替代加速
能够拉动国产机床加速进口替代,并且带动我国从“机床大国”走向“机床强国”的产业
需要具备三大要素。首先,国内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要有相对优势;其次,该产业对机床
的需求要有一定规模;最后,国产机床公司需要能够部分满足产业需求。我们认为新能源
产业具备以上特征,能够拉动国产机床加速进口替代。
在新能源产业带动下,高端机床国产替代进入加速期。根据 TrendForce,2022年我国新
能源车销量全球占比 63%,根据 GWEC,2021 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量全球占比51%,我
国新能源产业领先全球;我们测算2023/2024年新能源产业需求占国产机床产值比约11%,
拉动效应明显;国内机床厂紧抓产业趋势,迅速布局,推出新能源专用机型。
西学东渐:机床强国均由优势制造业反哺
高端机床的生产需要强大的工业体系支撑,2021年,中、日、德在内的 8 个国家和地区生
产了全球 87%的机床,集中度较高。机床作为“工业母机”,其生产需要综合设计、铸件、
机加工、装配、调试等 环节,涉及到多项基础学科,需要强大的工业体系支撑。因此,全
球范围内有能力制造高端机床的国家可谓凤毛麟角。根据VDW数据,2021 年,中、日、
德在内的 8 个国家和地区生产了全球 87%的机床。
图表1: 2021 年,全球范围内机床 CR8 约为 87%,相对集中
瑞士 其他
中国台湾
4% 13%
韩国 5%
6%
意大利
6%
美国
中国大陆
10%
28%
德国
13%
日本
15%
资料来源:VDW,华泰研究
机床强国均由优势制造业反哺。复盘机床强国及知名机床公司成功的共性,具备全球竞争
力的优势制造业反哺至关重要。德国、日本的汽车产业造就了以通用和效率著称的龙头公
司,2020年全球销售额前十的机床公司有8 家来自德国、日本;瑞士的钟表和医疗器械产
业孕育了超高精度的隐形冠军,比如2021 年综合毛利率高达 59%的斯达拉格;意大利的
航空航天和军工产业反哺了领先全球的大型、重型机床。
图表2: 机床强国都是依靠强大的下游产业带动,其产品特征也非常契合下游需求
国家 优势产业 代表机床公司 机床特点
德国 汽车德国通快 Trumpf 效率、精度
格劳博 Grob
日本 汽车山崎马扎克Mazak效率、精度
牧野 Makino
瑞士 钟表斯达拉格 Starrag超高精度
威力铭-马科黛尔SA
托纳斯 Tornos
意大利航空航天 茵塞 Innse 重型、大型
帕玛 Pama
皮特·卡纳基Pietro Carnaghi
拉扎提 Lazaati
资料来源:各国统计局,机床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3
XXjYqViWsVaXzRzRaQ9R9PsQqQnPmPlOrRnPfQsQtMbRpOqQMYqMpQwMmPoO
工业
新能源有望拉动机床国产替代,从“机床大国”走向“机床强国”
能够拉动国产机床加速进口替代,并且带动我国从“机床大国”走向“机床强国”的产业
需要具备三大要素。首先,国内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要有相对优势;其次,该产业对机床
的需求要有一定规模;最后,国产机床公司需要能够部分满足产业需求。我们认为新能源
产业具备以上特征,能够拉动国产机床加速进口替代。
我国新能源产业领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及风电新增装机量全球占比均超过50%
我国新能源车 2022 年全球市占率约63%,且有望打开海外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统计,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产销分别完成 705.8 万辆和 688.7 万辆,同
比分别增长96.9%和 93.4%,连续 8 年保持全球第一,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
售占比达到79.9%,同比增长 5.4pp。根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统计,2022年,中国和
西欧仍为新能源车两大主要市场,但市占率差异再扩大,中国占 63%市场,西欧则为29%。
而且,我国新能源车有望助力我国汽车产业走向全球市场,2022 年中国汽车出口突破 300
万辆,达到311.1 万辆,同比增长 54.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 67.9 万辆,同比增长 1.2
倍。
我国风电产业领先全球,2021年中国新增风电装量容量占比全球达51%。根据全球风能理
事会(GWEC)发布的《Global Wind Report 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