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商经论文 > 经济论文 > MBA论文_中部城市群建设的经济增长环境影响及其空间溢出作用(62页)

MBA论文_中部城市群建设的经济增长环境影响及其空间溢出作用(62页)

资料大小:111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9/5(发布于浙江)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II
摘 要
21 世纪以来,中部地区各省纷纷建立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旨在带动
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中部崛起。同时,“两型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布局对经
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是否真正提高了
要素产出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否有
效保证了环境效益?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是否实现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
展?
本文根据集聚经济理论、增长极理论和环境空间溢出机制,运用空间计量经
济学方法对中部地区 576 个市县的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及其溢出作用进行分析

首先,以相关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梳理城市群经济效益的来源,城
市群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机制。以相关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及环境空间溢出的
相关研究为基础,梳理了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以及环境(污染排放)的空
间溢出机制;其次,本文利用 2003-2011 年中部地区 576 个三类市县(地级市、县
级市和未设市的县)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增长空间滞后模型,并对其进行两阶段最
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其经济效益及其溢出作用,同时,利用其中 80 个地级
以上城市数据,采用扩展的 EKC 空间滞后模型来分析城市群建设的环境效益及其
空间溢出作用。其中,经济增长空间滞后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群建设使城市
群内中心城市获得了更高的资本产出;但公共服务设施的过度集中,已产生明显
的拥挤效应和集聚不经济;城市群经济增长对地级市经济有显著的扩散作用,对
县级市和县则有明显的回流作用,城市群经济增长抑制了县一级城市的发展。扩
展的 EKC 空间滞后模型结果显示:2003-2011 年期间,二氧化硫排放与人均产出
呈倒 U 型关系,且当前人均 GDP 已超过拐点,而人均工业废水则与人均产出呈
平方减少,但二者都说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有助于减少污染排放;FDI 存量有效
的减少城市群内中心地级城市二氧化硫和工业废水排放,但是增加了其他城市的
工业废水排放;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但公共服务的过分集
中已产生明显的环境负外部性;当前中部城市城市群建设过程中二氧化硫排放具
有正的空间溢出作用,尽管工业废水排放空间溢出作用不显著,但总体来说城市
群建设的环境效益呈良性的空间溢出,城市群内中心城市的环境质量提高有利于
其他地级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再次,结合城市群建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
综合分析说明:城市群建设有效带动地级市经济增长;且从人均二氧化硫和人均
工业废水排放来看经济增长能够有效减少污染排放,说明当前中部城市群在发展
经济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其中城市群内地级城市人均二氧化硫排放具有
正的溢出作用,工业废水正溢出可能由于污染产业的转移而抵消,但总体来说中
部城市群既保护了环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最后,本文在前面理论和实证分析的
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中部城市群;经济增长;环境影响;空间溢出;空间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