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管理专题 > MBA资料 > MBA硕士毕业范文_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67页).rar

MBA硕士毕业范文_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67页).rar

资料大小:1702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8/9/21(发布于江苏)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论文摘要
未来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是首要因
素。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本文简称为经营者)经营战略的决策能力、对未来洞
察力、领导能力以及对员工的培养能力等对企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张瑞敏之
于青岛海尔,彭作义之于青岛啤酒,柳传志之于联想、倪润峰之于长虹,何享
键之于美的,无不体现出经营者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上市公司由于
治理结构较为完善,被视为中国企业未来的方向,但是现在频频曝光的上市公
司经营者腐败问题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西方大多数经营者不是企业的所
有者,却能忠于职守,精心经营企业。问题不在于经营者是否是企业的所有者,
而在于企业制度能不能保证经营者忠于职守,并具备经营者所应具备的素质。

因此,本文将企业的生产要素提供者分为人力资本提供者和非人力资本提供
者,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具有特殊人力资本要素如具有经营才能的
企业经营者显现出相对于非人力资本要素的稀缺。提出在中国现有的市场环境
和法律条件下,对上市公司经营者建立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之进行自我监
督,克服其道德风险,从而努力做出好的决策,达到企业要素提供者各方利益
的最大化。从而较好地解决现代企业代理成本问题,以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健
康发展。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章通过分析公司治理结构理论,指出股东等非人力资本要素的所有者
作为企业的委托人,经营者作为企业的代理人,公司治理结构要解决的一个核
心问题是控制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带来的风险即代理成本问题。

第二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制度现状的介绍,结合年薪制、股
票期权、经理人融资收购等激励机制的理论以及在我国实践的市场环境和法律
障碍的探讨,提出上述激励机制的作用及局限性。

第三章通过分析经济增加值理论,指出强调资金成本的重要性,以及建立
在经济增加值基础上的激励机制的持续有效。同时,介绍经济增加值理论在西
方发达国家和资本市场的实践发展,分析其对建立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机
制的重要借鉴作用,并就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经济增加值设计激励机制提出一些
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