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管理硕士毕业论文《中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化运作及其模式研究》(72页).rar
中文摘要
作为支持本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特别是支持对外出口的有力工具,出口信用
保险自诞生以来就具备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政策性质,各国相继开办了国有的、政
策性的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各国国有的政策性保险
公司亦相继显露垄断经营的弊端,并开始经营困难,而随着承保技术成熟和风险
控制水平的提高,私营的信用保险公司却日渐兴旺。各国掀起市场化运作信用保
险的高潮,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成为信用保险改革的重点。
我国自1988年开始试办出口信用保险,并于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成立了国有独资的专营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配合国
家外交、外贸、产业、财政和金融等政策,支持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出口,特别
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不可避免的,中国出口信用
保险在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信用保险市场国有垄断经营的的种种弊端,从长远
来看,这种经营模式对实现对外贸易的支持作用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这也引起了
学界、业界和政府决策者的关注。
本文运用垄断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等理论基础对中国信用保
险垄断经营模式进行了判断和评价,指出垄断经营的弊端;在分析我国短期出口
信用保险风险特点和经营成果的基础上,论证其在市场化运作下具备风险可控性
和盈利性,并通过价格弹性理论论证政府补贴的取消不会对市场化产生影响,从
而解决了影响市场化运作的价格障碍,证明了市场化运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
后在借鉴西方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基础上,总结其中对我国有借鉴意
义的经验;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构想,
并对市场化运作给出制度上的补充建议。
关键词: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垄断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