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024 年上半年车险竞争力报告
作者:东方和讯
摘要
新冠疫情以来是中国车险经营领域内外部急剧变革的时期,我们希望
通过建立一套系统性的量化综合评价体系来客观反映中国车险行业
的市场、客户、产品、服务、政策、技术等不同模块的现状和变化,
尝试引导从业者和关联方了解指标、正视现实、判断形势、预测趋势,
以期促进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合理的动作,进而实现产业升级,良性
发展。
本期报告,结合对中国车险 2024 年上半年经营分析,回顾竞争力指
标得分的变化情况,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探讨“中国车
险数字化转型的可依赖与可实现路径”课题。
2024 年上半年,中国车险行业保费收入 4310.73 亿,比 2023 年同期
的 4249.04 亿增长 1.45%,再次落后于同期 GDP5.0%的增速。车险业
务占财险公司保费规模 9176.13 亿的 46.98%,比去年同期的 48.49%
下降 1.51 个百分点。车险全行业实现 135.01 亿承保利润,承保利润
率 3.13%。本期中国保险行业车险竞争力行业平均得分为 75.44 分,
环比第 8 期上升 0.79 分,比东方和讯首次推出竞争力评价的第 1 期
下降 3.33 分。从长期看行业平均得分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本期稍
有反弹。
从经营指标来看,行业分化加剧,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在新冠疫情带
来的窗口期,有的公司先知先觉,抓住机会,超前布局,现阶段开始
显示出了强劲增长动力和保单价值底蕴;但大部分公司后知后觉,错
过了窗口机会,又逢经济康波长周期的调整筑底阶段,陷入资源窘迫
的困境,生存维艰。
关于中国车险竞争力,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先导示
范工程北斗数字化车险及保险产业应用首席专家白玉玮博士认为,
“面对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车险经营领域并
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承载能力,没有跟上关联产业发展匹配新质生产力
的节奏要求。”现阶段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面对新兴风险,大部分经营主体办法不多,怯于尝试,不能适
应消费者购车用车的保险保障需求,不断造成新增的剩余市场。
第二,一刀切式的市场干预手段,虽然压低了经营费用,但客观上加
剧了行业马太效应,对于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就业机会、提升服务质
量、创新研发产品起到了抑制作用。
第三,国企“退金令”会对一些经营主体产生资本缺口影响,增大偿
付能力压力,进而引发经营水平和服务能力循环下降。
白玉玮认为,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指出要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
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对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指明了着力
点和工作目标。方向明确以后,行业从业工作者找到可依赖、可实现
的正确路径至关重要。关于中国车险数字化实施路径,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考虑:
其一,关于市场细分与目标客群。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对于车险经营领域产业数字化工作而言,满足消费者用车生态中数据
采集、传输、存储、治理、加工、交换、应用、授权八个环节的基础
条件不可或缺。在车险领域,平台化联网的营运车辆显然比私有的个
人驾驶车辆更满足数字化的基础条件,因此,现阶段应将道路运输货
车和网约车保险业务作为数字化车险实施切入点,打通数字化车险的
运营链条各个环节,并且将其作为自动驾驶运营保险的初级阶段的模
拟业态积累数据与经验。
其二,关于风险共担与成本分摊。车险业务传统观念上是作为一种
应对风险的财务处理手段,格式合同条款形成车主买保险+保险公司
卖保单的契约。在前智能网联时代,被保险车辆和承保方之间有数据
孤岛隔离,保险公司无法有效的感知、识别、衡量、乃至干预驾驶行
为和车辆运行风险,精算师们将历史事故与赔款数据作为底层研究依
据,通过大数法则进行定价,意图筛选出风险低的客户赚取利润,这
种模式客观上将一部分风险高的客户排挤出承保范围,形成了实质性
的剩余市场。汽车进入智能网联时代,技术上可实现被保险车辆和承
保方之间的底层数据通联。智能网联车辆运营平台可以实时感知、识
别、衡量、干预并改善驾驶行为和车辆运行风险,这就给出了数字化
保险的技术路线与实施路径,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管理风险、降低
风险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对承保人来讲是个利好。这个过程,可以由
承保人来实施,也可以委托给第三方来做,从经济角度而言,这个成
本应在各受益方中进行分摊,谁受益谁买单。
其三,关于复合产品与长期主义。时代在进步,产品应革新。在以
客户为中心的承保契约下,传统意义上严格区分的财产险各险种之间
变得界限模糊,车险服务的范畴与责任险、财产险、意外险互有交叉。
因此,未来数字化车险的保单契约将是一种复合型产品,在横向上统
属该客户用车生态涉及的各项保险需求,在纵向上为客户用车过程提
供风险管理与保险服务。保险服务的目的是识别、衡量、防范、化解
风险,并在风险暴露后实施有效处置,降低因风险暴露带来的损失额
度。因此,数字化车险的复合属性很重要的一点是“改变”风险,这
是被保险人与承保人参与互动的过程,如同教育儿童一样,不是一蹴
而就的,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就要求数字化车险生态中的各方应秉
持长期主义,致力于过程管理,并在此过程中采取一些技术与财务举
措平滑风险,保证经营的稳定与效益。
其四,关于大局着眼与小处着手。万物互联时代,保险公司不能固
步自封独善其身。基于车辆智能网联的数字化车险将是一个开放的生
态。过去,由于保险公司对于营运性质高风险车辆的限保拒保策略,
催生出了企业自保、行业统筹等类保险模式,还有大量的车主处于无
保自留风险状态。在数字化车险时代,企业自保、行业统筹是有机会
与保险结合在一起的,而且不仅仅是与单一的原保险公司进行业务结
合,还要通过共保模式横向分散风险,通过再保安排把时间跨度拉长
纵向平滑风险,稳定经营指标,在此过程中则由车联网运营商提供平
台承载数据服务,串联起整个生态链。因此,数字化车险的实现路径,
就是抓住车联网这个牛鼻子,把运输企业、统筹平台、原保公司、再
保公司有机融合在用车生态中,在此生态中形成对于驾驶者、车辆、
运营单位的风险识别、量化评估、动态干预的多维度立体化管理,把
风险减量管理工作内容常态化。
正文
一、产业发展情况
表 1.2024 年上半年车险保费规模及市场份额情况 单位(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