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管理好“人生的收支曲线”
实现品质养老生活
“新型啃老”正在流行
养老早规划 保险少不了
在每个老人的心里, 晚年生活能够与孩子们同住在一起, 享受着年轻人的照顾, 听着儿孙们的欢声
笑语。这样的情景大概是所有人的一生所盼望。
中国人是传统的, 大部分人的期待都只是如此而已。可叹的是, 在当下这个环境里, 没有几个孩子
能做到孝顺老人, 反而还当起了啃老族。
以前说到啃老, 人们都会自然而然的和未婚青年联想在一起。尤其是那些已经走出社会却没有稳定
工作的年轻人, 一度被贴上"寄生虫"、 "啃老族"的标签。但到了如今, 啃老又有新的版本了, "新型啃
老"正在蔓延, 很多父母毫无察觉, 反倒夸赞子女孝顺。
“新型啃老”的三个类型
1、蹭吃蹭喝型啃老
有一种年轻人, 虽然已经自己成家, 没有和父母住在一起, 但是还是会经常回家蹭吃蹭喝, 有时还会让老人帮自己带孩子。 时不时地这么做, 大多数老人还是会感到很高兴。 但是如果说每星期甚至每隔一天都这么做, 当然会给老人带来很大压力。 例 如吃饭要买菜, 要花时间做菜, 还要照顾孩子, 这让原本宁静的老年生活被打乱了节奏, 于是也就成了一种新的 “啃老”方式。
2、假陪式啃老
这类 “啃老”也很普遍。 如今有些年轻人总说自己要把父母接过来, 让自己可以更好地照顾老人, 平时也会有更多时间陪 伴老人。 但事实上, 把老人接来之后, 自己根本没有为老人做任何事, 反而是老人每天都在为夫妇俩人打理家事, 这其实也 是一种新型的 “啃老”方式。 如今, 这样的啃老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有许多老人甚至没有意识到, 甚至会夸耀自己的子女很 孝顺, 事实上却是一不小心就被子女剥夺了权利。
3、帮娃式啃老
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工作都比较忙, 平时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 如果说请个保姆的话, 不仅价钱比较贵, 而且还不放心。 因 此有的年轻人直接叫老人来带孩子, 这样既省钱又省事, 自己也能轻松很多, 但实际上对老人来说就是 “剥夺”了老人的自由 权。原本到了老年, 都希望能安详地享受老年生活, 要静养, 而不再去操心。 如果老人每天要忙着帮子女照看孩子, 那就失去 了自己的时间, 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种 “啃老”表面上看像是孝敬父母, 其实父母没有得到足够的照顾, 反而会更累。
养老, 提前准备, 才更有底气
“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是古人心中所向往的理想生
活, 也是现代社会努力的方向。对于每位老人, 健康的身体是生活的基础, 而充足的物资则是底气
和尊严。
事实上, 年老后的幸福生活是一种自我馈赠, 它源自你年轻时的努力和未雨绸缪的规划, 只有 这样, 才能让你在退休之后, 开启另一幕的精彩!
要提前为自己的养老做好准备要拥有一定的积蓄, 当老年人退休后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若
是能够有定额的退休金, 或者一定的积蓄就有可能贴补自己的养老生活的支出, 父母为子女倾尽所
有, 买房买车, 但是最后还容易被啃老, 这也就意味着作为老年人若没有一定的规划能力, 就有可
能会导致自己的养老出现危机。
养老金的准备必须要满足专属、 确定、 持续三大功能
u 专属: 首要含义是专属于自己, 不被别人挪用; 大部分中国人都有攒钱的习惯, 也都知道要为自己留一笔养老本。 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 到了退休的时候, 我们攒下来一笔钱, 可能是存款, 可能是房产, 打算用于养老, 却因为 不忍心看孩子太辛苦, 或者因为孩子要结婚、 要创业、 要买房而被挪用。 还有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就是退休后的自 己, 我们是否能保证老年的自己还如现在的我们一样睿智, 能抵抗市场的诱惑。 专属还有第二层含义, 是专属于 年老时的自己, 不被年轻时的自己挪用。 有数据统计显示, 中国人平均每5年会产生一个比较大的愿望, 比如买房、 买车等等, 往往有可能出现, 攒了一辈子的钱, 到退休才发现, 没有一笔钱真的叫 “养老金”。
u 确定: 确定的领取时间、 领取金额、 领取的人。 如果我希望60岁退休, 每个月补充7000元, 并且觉得自己可以活 到90岁甚至更久, 那么这笔钱必须满足在我60岁退休的时候可以领取, 每月领取7000元用于补充养老, 至少要持 续领取30年, 并且是要由我本人领取, 到我自己的账户, 由我来决定支配。
u 持续: 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 不能出现人还在, 钱没了。 只有能完全满足这些特性的规划, 才称得上是安全靠谱 的规划, 才能带来100%的安全感, 安全感才是衡量幸福的首要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