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3.1 自然灾害
概述
规定了XX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部及其下属公司(下属公司是指XX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参股或控股)或托管或由上海XX有限公司托管的公司)有关自然灾害预警与应对流程。旨在密切关注灾害预警,积极应对降低风险。
适用范围
适用于XX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部及其下属公司。
相关制度
XX应急预案
职责分工
安委会:组织制订、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体系;指挥、协调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行动。
安委办:草拟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总体预案;整合各项应急资源;规范专项预案;汇总分析信息,提供应急决策服务;建立预警机制并统筹公司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组织综合应急演习;组织、协调和指挥相关部门、单位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各地环安部:草拟各地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专项预案;整合各地各项应急资源;汇总分析信息,提供应急决策服务;建立预警机制并统筹各地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组织各地综合应急演习;组织、协调和指挥各地相关部门、单位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流程图
(无)控制目标
序号
《内控手册》唯一具体控制目标编号
控制目标
目标类别1 23.1-CT1
降低自然灾害对公司造成的影响
经营效率目标
控制矩阵
风险编号
风险描述
对应控制目标编号
关键控制措施编号
关键控制措施
不相容职务
控制活动类型
对应制度
控制痕迹
会计报表认定
会计报表项目1存在和发生/真实性;2完整性;3权利与义务;4估价或分摊;5表达和披露12 34 5
23.1-R1
发生火灾、雷电、洪水、地震、海啸、泥石流、滑坡,毁坏公司基础设施、生产设备,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导致公司生产经营不能正常开展。
23.1-CT1
23.1-CA1
灾难应急预案:
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灾难应急预案,并形成受控文件;
2、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专家组,明确各组具体职责及指挥体系,各小组成员必须进行灾难事故处理的培训;
3、建立灾难事故报告机制;
4、通过培训等使灾难应急预案、应急机构及报告机制为全体员工所知晓;
5、广泛开展灾难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让员工掌握避险、互救、自救、减灾、逃生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6、实行特殊岗位资格认证制度,持证上岗;
7、定期及不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习,并记录其结果;
8、对灾难危险源进行辨识及实时监控,并记录其结果;
9、安装预防装置减少和防止灾难事故发生,对上述装置进行经常性维护管理。
预防型
XX应急预案
XX应急预案、应急小组名单、ESH培训记录、应急预案演练台账、危险源清单23.1-CT1
23.1-CA2
灾难现场处置:
1.灾难发生后,相应的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和专家组应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指挥及行使相应的职能;
2.相关领导接报后立即到达现场,实施现场处置指挥工作;
3.灾难发生后,应当及时启动应急程序,尽可能降低灾难对公司生产造成的损失;
4.受伤者伤势较重或无法现场处置时,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有程序地处理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5.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以便灾后恢复工作的开展。
预防型
XX应急预案
事故报告23.1-CT1
23.1-CA3
灾难恢复措施:
1、建立健全灾难恢复计划,明确在工序过程受到严重损坏下保证不间断生产和客户服务管理的职责和程序;
2、成立灾难恢复管理小组并进行培训关于如何恢复的事项;
3、灾难恢复计划及灾难恢复管理小组应为全体员工知晓;
4、灾难恢复管理小组应确定恢复的目标及相应的理由和依据、查找出组织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威胁和故障情景,并按轻重缓急排出优先性次序;
5、灾难恢复管理小组要制订恢复方案和明确进行恢复工作的组织;
6、灾难恢复管理小组应第一时间通知客户关于灾难的损失情况,并定期报送灾后恢复方案及其进展情况;
7、对于短期内无法恢复生产的,灾难恢复管理小组应组织转厂生产;
8、对于短期内可以恢复生产的,灾难恢复管理小组应及时与客户沟通,并采取大客户优先供货原则;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