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数据 > 情报数据 > 研究报告 > 开题报告:混合式教研视角下的教师数字画像研究DOCX

开题报告:混合式教研视角下的教师数字画像研究DOCX

yeahoo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25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X(7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4/28(发布于广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开题报告:混合式教研视角下的教师数字画像研究DOCX”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混合式教研视角下的教师数字画像研究
一、研究背景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2018年4月,教育部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由1.0向2.0跨越,人的因素是关键。为此,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2018 年8 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在试点学校开展教师大数据行动,“通过采集教师各方信息,汇聚成教师大数据,建立教师数字画像,以支持学校决策,改进教师管理,优化教师服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强化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有机衔接”“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在线教育推向了大众视野,首次实现了线上教学对线下教学的总体替代。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行动,也是一项全方位的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程,更是一次未来教育的预演。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个部门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在线融合教育。教研是一种促进中小学教师发展的重要活动,也是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变革的重要基础。然而,传统教研方式存在着服务“千人一面”、资源分配失衡以及无法精准评价和反馈调适等不足,致使教研长期存在效能低下的现象。
在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的环境下,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研,如何利用技术支撑教研活动,如何用挖掘教研数据的价值,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学者研究的主题。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大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已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取向,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研形式,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教师教研的质量,进而探索出一条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二、研究综述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普及与深化,网络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别是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中小学混合式教研模式正逐步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普及。全国多个省市的教育部门正在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的建设和运维工作,包括人人通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在线教师工作坊和名师网络工作室等多种形式的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数字画像是大数据助力精准教研的决策工具。王永固(2020)等基于“浙江名师网”的数据分析,对数据驱动的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数字画像构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数据驱动的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数字画像模型。胡小勇(2019)等对精准教研视域下的教师画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教师画像构建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法,提出教师画像的四大应用场景,涵盖教师、决策者、教研服务提供方和学生等利益者视角。方丹丹(2018)等人对教师画像的理论构建和应用作了阐述。陈尧(2017)在技术实现上,通过学生评教数据构建了教师画像模块。
总体而言,现阶段对教师数字画像的研究相对较少,教研视域下的教师数字画像的研究更是少之有少。然而长期以来,教研对于中小学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传统的教研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破时空限制,促进教师教研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程度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的不断深入,混合式教研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应用。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