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以昆虫为载体的幼儿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南京农业大学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研究性学习"课程规定为重要内容。许多中小学研究证明: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通过教与学传统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学习转向自主的、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幼儿研究性学习强调幼儿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更加注重探究过程。
幼儿研究性学习是指幼儿经历探究、发现和自主学习,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课题充分尊重及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努力创设条件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一欲望。通过以昆虫为载体的幼儿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让幼儿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研究精神(具体指:兴趣性、坚持性、合作性、实践性)和研究能力(观察力、感知力、思维力、创造力)的人。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是利用昆虫为载体,以探索为主线,进行幼儿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并且充分利用我校独特的地方资源,构建起以幼儿研究性学习为特色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研究能力和研究精神,并培养幼儿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幼儿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从而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为办好特色幼儿园提供典型范例。
?
二、课题的界定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从广义理解,它强调每一位学生都应形成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狭义看,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的方法与途径,主动地开展探索活动,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幼儿的研究性学习: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周围环境中的人、物、事件作深入、细致的探究、发现,它是幼儿将学习、掌握的各种技能综合地运用到对实际问题的处理上,同时也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经验、技能的过程。幼儿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和积极参与,强调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强调他们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某些问题,使幼儿获得更多新的经验。
以昆虫为载体的幼儿研究性学习: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昆虫为主题事件作深入、细致的探究,幼儿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和积极参与,自己收集、处理信息,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培养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以昆虫为载体的幼儿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探索幼儿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探索幼儿进行观察与合作的方法与形式;探索教师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师的指导策略与方法;为改善幼儿学习方式,培养幼儿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意义等相关理念和具体要求,研究开展幼儿研究性学习的方法、途径及操作策略,构建适合幼儿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1、探索幼儿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2、对小、中、大班幼儿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的进行研究。
3、探讨在幼儿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幼儿合作精神、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运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积极开展幼儿研究学习的实践研究。本课题研究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2006年11月——2007年1月)
通过文献研究,搜集整理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形成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参与人员:张仁萍、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