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20.1.25
立项号
2019XKT-XXSX097
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作业设计研究
负责人
崔双双
负责人
所在单位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一、课题简介:
《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作业设计研究》是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小课题。于2020年9月20日立项。于2020年10月20日提交了开题报告。
?对于开题报告中专家的指导和建议,我们做了如下的调整:
课题名称的界定与解读:
?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是指: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的四大领域之一。?
?小学阶段的作业主要有课堂作业、课外作业两种形式。其中课外作业又可分为课前作业和课后作业。
?课堂作业一般是指当堂的练习巩固,它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前作业,一般指教师让学生通过导学案,对本课的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也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与本节课有关的生活中的素材,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课后作业,往往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再次巩固,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程度上有所发展,不仅可以设计基础练习,还要有综合性、开放性、创造性的练习。作业完成形式也可不拘泥于书面作业,可以是动手操作、图片记录或视频记录。
?《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作业设计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作业设计,使作业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代表性,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让作业真正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起到辅助作用。
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体验过程和方法,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培养思维能力。
(2)通过研究,形成多样化的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研究,使教师增强多样化作业设计的意识,掌握作业设计的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二、课题研究过程概述:
1.立项申请:在校领导的指引下,由课题负责人主持对课题进行了文献的查阅以及整体规划,确定了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实施过程和研究方法,完成立项申请。
2.开题: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组成员举行开题仪式。对课题的背景和意义、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确定、实施步骤、成果预期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研究,并完成了开题报告的撰写。
3.准备阶段: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任务分解;并对课题组成员负责年级课题的具体开展以及资料收集等工作进行分工,保证课题有组织、有计划、有阶段的实施。
4.实施阶段:
?(1)以校内公开课为契机,研讨“图形与几何”课的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促进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作业提升学生课内学习内容的落实,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2)以常态课为基础,形成“图形与几何”课的常规课后作业设计。
?(3)以实践作业为特色,体现“图形与几何”作业设计的创新和亮点。
?(4)以实践作业展示活动为补充,进一步通过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
?(5)以学生错题为导向,更好地指导教师依据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和补充对常规作业的设计。
三、主要阶段性成果:
1.对教师精心打磨过的公开课教学设计中课堂练习进行收集整理,形成《数学课堂经典作业设计册(图形与几何)》,包含优秀课堂作业设计15篇。在这些作业设计中有的突出知识的现实背景,联系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有关空间与几何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的的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能够使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理解更加深刻;有的则是突出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活动经验,从而使学生实现由具象到抽象转化的认知过程。
?我们将这些作业收集成册,旨在为我校数学教师设计更多更优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