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22年6月15日
立项号
2021XKT-XXSX067
课题名称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的案例研究
负责人
杨利敏
负责人
所在单位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从2021年10月确定课题的题目到现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的案例研究》的课题我们已研究半年多了,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通过理论学习、调查问卷、课堂设计、作业统筹等一系列的实验和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下面将课题的进展情况作以详细说明。
一、定期加强理论学习。
课题实施以来,学校领导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条件,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思考。同时学校开展了各年级的校本课题参与研讨,为教师提供经验交流与解决困惑的平台,促进所有教师互动教研。
我校每周二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课题小组成员集中学习《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等内容,让教师逐步树立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并用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通过对修订前后的教材及教学用书进行对比,使每个教师对教材编排有整体的认识,以促使教师更好地对教材进行驾驭、重组。
在课题研究中,老师们认真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通过自主实践、讨论交流研究的现状,确定研究的对象和目标,互帮互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终能编写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作业。
二、合理规划明确分工。
根据课题方案制订好研究计划,安排好每一阶段的的实验活动。
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的案例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开展指向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案例研究。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围绕课题研究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案例、作业案例的交流研讨活动。举办校级学生数学作业作品展览4次,班级数学作业作品展览数次。
三、研究课堂教学中的作业设计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借鉴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探索出作业优化策略、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和作业使用的操作流程、操作“模式”。我们分两个学段(低年级和高年级),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对作业进行设计研究。结合教材不同知识板块的内容,确定了3个领域的作业设计研究,即优化小学数学基础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设计的研究。
结合课题的研究,在我校组织的组内公开课和校内公开课教学活动时,我们专门设计了和本课题相配套的教学评价表,研究教者设计的练习作业是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练习作业有无机械重复的现象,练习作业的量是否多了或者是少了,练习作业的层次是否分明、合理,重难点是否突出,题型是否枯燥单一。同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对执教人员的教学设计中的作业量的多少和练习内容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上课,请专家和同仁给予评价和指点。
四、家庭作业的设计
原本我校学生的家庭作业基本上每天都有数学书上的题目、口算、课堂作业和老师们时不时的补充作业,相对来说学生的作业量还是有点偏多的,而且重复的作业非常多。
因此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家庭作业尽量做到“少而精”,由老师对数学书和补充习题上的题目进行筛选,去除重复同一类型的题目,减少重复性的作业,相对减少作业量,把每天的作业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同时丰富作业的形式,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另外,加一些动手实践或语言叙述性的作业。
比如:二年级学生可以和家长一起购物,算一算花了多少钱,帮家长付钱,算一算钱刚够还是要找钱,找多钱。四年级学生学了方向与位置后,可以站在不同的位置说出自己不同方向的物体,还可以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