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营销 > 市场开发 > 市场预测 > WTO与房地产业市场竞争趋势DOC

WTO与房地产业市场竞争趋势DOC

A3876199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地产业 产业市场
资料大小:1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3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11/30(发布于福建)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8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WTO与房地产业市场竞争趋势一、 房地产业逐步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80年代,我国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初步产生,90年代,房地产业迅速进入成长期,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房地产业得到迅猛发展。1994-1999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平均增长16.35%,1991-1998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平均增长22.02%,房地产销售额增长40.05%,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连续多年达到4%-5%。
从总体上来看,世纪之交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已步入快车道,房地产业具备了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特征和条件。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7.8%,房地产业增长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7.l%,房地产业增长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不难看出,21世纪初期,房地产业发展将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直接拉动。
1.从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规律来看,我国城镇居民家用电器类产品消费需求已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居民消费结构正从变动平缓的积蓄准备期向变动剧烈的消费革命期过渡,房地产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投资热点。根据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消费品市场成长经验,排浪式消费第一浪和第二浪之间要经历7-10年的积蓄准备期,从消费结构变动周期的经验波长和近几年消费品市场的表现来看,近期资讯产品、住宅和轿车将出现消费热点。
相对而言,住宅的收入需求弹性更大,现阶段更容易形成消费热点。住宅价值量大,能保值、升值,在消费方面的特点是住宅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高,发达国家和地区达到20%-30%左右,而我国仅10%左右,随着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人们会把更多的支出用于住宅消费。因此,21世纪初期全局性的住宅排浪式消费就可生成。
与此同时,私人投资需求能力的增强将对房地产业的长期发展产生强大的支持。在美国,私人投资的50%用于房地产投资。我国私人储蓄存款不断增加,私人投资能力日趋增强,势必对房地产投资产生更大的需求。
2.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产业链长,关联度高,房地产业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房地产业涉及建筑、建材、交通、能源、冶金、轻工、化工、电子、通讯、机械等50多个行业的2000多个品种。根据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经验数据显示,房地产业每增加1个单位的生产值,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增加1.5-2个单位的生产值。我国199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房地产业的诱发系数为1.93,即房地产业产出1万元可以诱发相关部门产出1.93万元。房地产消费需求的变化,直接刺激其他相关产业消费需求的变化。因此,台湾在工业化时期把房地产业称之为"火车头"工业。
  
3.房地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大,在发达国家中已普遍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房地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来看,1988年日本达到10.4%,1990年香港地区为20.6%,1993年台湾地区为10%,美国在10%-15%。而在中国这一指标值较低,1997年达到1.72%,预计2020年真正成长为支柱产业,可达到10%左右。可见,在未来20年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房地产业发展将对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
  
4.我国正处于人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