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作者 : 沈茜、徐虹
单位 : 复旦大学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儿童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
第三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四节 肾病综合征
第五节 泌尿道感染
第六节 肾小管酸中毒
重点难点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标准;掌握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临床分型和治疗原则;泌尿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儿童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肾病综合征病理生理机制及病理类型
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肾小管酸中毒的分型和临床表现
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一节
儿科学(第9版)
一、儿童泌尿系统的解剖特点
肾脏(kidney)
1. 重量:小儿年龄愈小,肾脏相对愈重;
2. 位置:肾脏位置低,2岁以内健康小儿腹部触诊时可扪及。
输尿管(ureter):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和弹力纤维发育不良。
膀胱(bladder) :婴儿膀胱位置比年长儿高,尿液充盈时,膀胱易顶入腹腔而容易触到。
尿道(urethra)
1. 女婴:新生女婴尿道长仅1cm(性成熟期3~5cm);
2. 男婴:男婴尿道虽较长,但常有包茎。
儿科学(第9版)
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泄功能
浓缩和稀释功能
1. 浓缩功能 新生儿及婴幼儿浓缩尿液功能不足;
2. 稀释功能 新生儿及婴幼儿尿稀释功能接近成人,可将尿稀释至40mmol/L 。
酸碱平衡
1. 新生儿及婴幼儿脱水时尿渗透压最高不超过700mmol/L,而成人可达1400mmol/L;
2. 新生儿及婴幼儿易发生酸中毒。
内分泌功能:肾素、前列腺素、激肽释放酶;促红细胞生成素;1,25-二羟骨化醇。
二、儿童肾脏的生理特点
儿科学(第9版)
三、儿童排尿特点
排尿控制
1. 脊髓反射?脑干皮层控制;
2. 3岁以前,由尿道外括约肌、会阴肌控制排尿;3岁以后,由膀胱逼尿肌控制排尿。
尿液性质
1. 尿色;2. 酸碱度;3. 尿渗透压和尿比重;
4. 尿蛋白 正常儿童尿中仅含微量蛋白,通常≤100mg/(m2·24h),定性为阴性,随意尿的尿蛋白(mg/dl) /尿肌酐(mg/dl)≤0.2;
5. 尿细胞和管型 正常新鲜尿液离心后沉渣显微镜下检查,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偶见透明管型。
儿童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
第二节
儿科学(第9版)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1.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2. 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其他 溶血尿毒综合征
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紫癜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其他 毒物、药物中毒或其他全身性疾患所致的肾炎
及相关性肾炎
三、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Alport综合征
儿科学(第9版)
四、儿童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原因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64例慢性肾脏病2-5期(CKD2~5期)患儿的病因构成
缪千帆,沈茜,徐虹,等,中华儿科杂志,2015年9月第53卷第9期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儿科学(第9版)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
致病菌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急性咽炎后肾炎发生率10%~15%
易感人群 5~14岁儿童及青少年
季节高峰 1~2月和9~10月
发病率 (1~2)/10万
一、病 因
儿科学(第9版)
二、发病机制
儿科学(第9版)
三、临床表现
前驱感染?绝大多数发病前有1~4周链球菌的前驱感染。
典型表现
(1)非凹陷性紧张性水肿;(2)血尿;
(3)高血压:婴幼儿>110/70mmHg;学龄前儿童>120/80mmHg;学龄儿童>130/90mmHg;
(4)少尿
严重表现?少数患儿在疾病早期(2周内)可出现下列严重症状:
(1)严重循环充血;(2)高血压脑病;(3)急性肾功能不全。
非典型表现
(1)无症状性急性肾炎:患儿仅有显微镜下血尿,无水肿等症状;
(2)肾外症状性急性肾炎:水肿、高血压明显,但尿改变轻微或尿常规检查正常;
(3)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急性肾炎:水肿和蛋白尿突出,临床表现似肾病综合征。
儿科学(第9版)
诊断
(1)血尿;(2)水肿;(3) 高血压;(4)血清C3短暂性降低;(5)链球菌感染后血清学证据;
(6)肾组织病理: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鉴别诊断
(1)急进性肾炎: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肾病理:新月体性肾炎;
(2)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持续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显著贫血,血补体正常;B超肾脏体积缩小;
(3)病毒性肾炎:血尿为主,有病毒感染证据,补体正常;
(4)IgA肾病:血尿为主,补体正常;肾病理:系膜增生性肾炎,IgA系膜区沉积。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儿科学(第9版)
五、治 疗
严重循环充血
(1)严格限制水钠入量;
(2)快速利尿、降压;
高血压脑病
(1)积极利尿,迅速控制血压;
(2)降颅压,控制惊厥;
急性肾功能不全
(1)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加强利尿;(3)透析支持治疗。
肾病综合征
第四节
儿科学(第9版)
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有以下4大特点:大量蛋白尿及低白蛋白血症为必备条件
大量蛋白尿;
低白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
明显水肿(凹陷性水肿)。
肾病综合征--原发性(约占儿童时期肾病综合征总数的90% )、继发性和先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