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学习 > 充电学习 > 出版E书 > 外科学_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蛰伤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外科学_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蛰伤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kende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出版社
资料大小:12500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56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3/6(发布于广东)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外科学_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蛰伤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作者 : 黄跃生 单位 :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十三章 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蜇伤 第一节热热力烧伤 第二节 电烧伤和化学烧伤 第三节 冻伤 重点难点 掌握热力烧伤、电烧伤、化学烧伤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烧伤休克的诊断和防治、烧伤感染的诊断和防治 冻结性冻伤和非冻结性冻伤的临床表现和防治 热力烧伤 第一节 一、什么是烧伤 烧伤 通常指由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损害。 热烧伤 是指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激光、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 通常所称的烧伤,一般指热力所造成的烧伤(临床上也有将热液、蒸气所致的烧伤称之为烫伤),其他因子所致的烧伤则冠以病因称之,如电烧伤、化学烧伤等。 外科学(第9版) 烧伤是平时和战时的常见病之一,平时年发病率约为总人口5‰~10‰,其中10%的病人需住院治疗。现代战争中,由于武器的发展,特别是燃烧武器的应用,烧伤发病率显著高于平时。如果发生核战争,则烧伤将成为战伤的主要部份。 根据烧伤病理生理特点,一般将烧伤临床发展过程分为体液渗出期(休克期)、急性感染期、创面修复期和康复期四期,也有将后两期合并,称为修复康复期。各期之间相互交错,无明显界限,烧伤越重,其关系越密切。 外科学(第9版) (一)面积的估计 是指皮肤烧伤区域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数。有多种估计方法。国内常用中国九分法和手掌法。 二、烧伤面积、深度判断 外科学(第9版) 中国九分法 中国九分法: 将全身体表面积划分为若干9%的等分 外科学(第9版) 成人体表各部分所占百分比示意图 手掌法 手掌法: 无论成人或儿童,将五指并拢,其一掌面积为体表面积的1%。若医务人员与病人的手大小相近,可用医务人员的手掌来估计。 外科学(第9版) (二)深度的估计 习惯用三度四分法 热烧伤深度分度示意图 外科学(第9版) 1. Ⅰ度烧伤 又称红斑性烧伤。为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的损伤,局部红肿。生发层健在,增殖再生能力强。常于短期内(3~7天)脱屑痊愈,不遗留瘢痕。可有色素沉着,绝大多数可在短期内恢复至正常肤色。 Ⅰ度烧伤 左下肢Ⅰ度烧伤(阳光暴晒所致) 外科学(第9版) 2. Ⅱ度烧伤 又称水疱性烧伤。根据伤及皮肤的深浅分为: (1)浅Ⅱ度烧伤:伤及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局部红肿,有大小不一水疱,去除水疱腐皮后,可见创面潮红、脉络状或颗粒状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网。创面质地较软,温度较高,疼痛剧烈,痛觉敏感。若无感染等并发症,约2周可愈。愈后可有色素沉着,不留瘢痕,皮肤功能良好。 外科学(第9版) 浅Ⅱ度烧伤水疱 浅Ⅱ度烧伤创面 浅Ⅱ度烧伤大水疱 外科学(第9版) (2) 深Ⅱ度烧伤 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局部肿胀,间或有较小水疱。去除表皮后,创面微湿、微红或红白相间,触之较韧,感觉迟钝,温度较低,拔毛感疼痛。可见针孔或粟粒般大小红色小点,伤后1~2天更为明显。由于残存真皮内毛囊、汗腺等皮肤附件,仍可再生上皮。如无感染,一般3~4周可自行愈合,愈合后有瘢痕或瘢痕收缩引起的局部功能障碍。 深Ⅱ度烧伤 深Ⅱ度烧伤 外科学(第9版) 3. Ⅲ度烧伤 又称为焦痂型烧伤。全层皮肤烧伤,可深达肌肉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创面蜡白或焦黄,甚至炭化。硬如皮革,干燥,无渗液,发凉,针刺和拔毛无痛觉。可见粗大栓塞的树枝状血管网。由于皮肤及其附件全部被毁,3~4周后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创面修复有赖于手术植皮或上皮自创缘健康皮肤生长。愈合后多形成瘢痕,正常皮肤功能丧失,且常造成畸形。 焦痂型烧伤 外科学(第9版) 对烧伤深度的估计,也有 “四度五分法”, 在三度四分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它将三度四分法的Ⅲ度烧伤再分为Ⅲ度(全层皮肤烧伤)和Ⅳ度(伤及皮下、肌肉、血管、骨组织),其余不变。 外科学(第9版) (三)烧伤严重程度判断 轻度烧伤:面积10%以下的Ⅱ度烧伤。 中度烧伤:总面积11%~30%的Ⅱ度烧伤,或Ⅲ度烧伤面积不足10%。 重度烧伤:烧伤面积在31%~50%,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1%~20%之间,或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百分比,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全身情况较重或已有休克;②较重的复合伤;③中、重度吸入性损伤。 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度面积20%以上。 外科学(第9版) 三、烧伤治疗原则 (一)小面积浅度烧伤 按外科原则,及时给予清创、保护创面,大多能自行愈合。 (二)大面积深度烧伤 1. 早期及时补液,迅速纠正休克,维持呼吸道通畅; 2. 使用有效抗生素,及时有效地防治全身性感染; 3. 尽早切除深度烧伤组织,用自、异体皮移植覆盖,促进创面修复,减少感染来源; 4. 积极治疗严重吸入性损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脏器功能障碍; 5. 早期重视心理、外观和功能的康复。 外科学(第9版) (一)现场急救、转送 1.迅速去除致伤原因 (1)灭火:尽快扑灭火焰、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 (2)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 (3)及时冷疗:防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其加深,减轻疼痛、减少渗出。 2. 及时发现和处理危及病人生命的情况 如心跳及呼吸停止、对大出血、严重中毒等。 3. 妥善保护创面 在现场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或行简单包扎后送医院处理。避免用有色药物涂抹,增加对烧伤深度判定的困难。 四、现场急救、转送与初期处理 外科学(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