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作者 : 周玉杰
单位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第九章
心包疾病
第一节 急性心包炎
第二节 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
第三节 缩窄性心包炎
重点难点
急性心包炎及缩窄型心包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心包积液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急性心包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心包积液的病因、病理生理
心包穿刺技术
缩窄型心包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急性心包炎
第一节
(一)急性心包炎的定义
(二)急性心包炎的病因
(三)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
(四)急性心包炎的辅助检查
(五)急性心包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六)急性心包炎的治疗
内科学(第9版)
一、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acute pericarditis)为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以胸痛、心包摩擦音、心电图改变及心包渗出后心包积液为特征。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是某种全身疾病累及心包的表现。
内科学(第9版)
(一)急性心包炎的定义
肺动脉干
左肺静脉
心包横窦
膈
下腔静脉
浆膜心包
右肺静脉
上腔静脉
主动脉
纤维心包
心包斜窦
纵膈胸膜
心包后壁(心脏已摘除)
内科学(第9版)
(二)急性心包炎的病因
1.病毒感染(最常见)
2.细菌感染、自身免疫病、肿瘤侵犯心包、尿毒症、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包炎、主动脉夹层、胸壁外伤及心脏手术后
3.有些病人经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称为特发性急性心包炎或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
4.约1/4病人可复发,少数甚至反复发作
病因
症状:
胸痛
胸骨后、心前区疼痛为急性心包炎的特征
常见于炎症变化的纤维蛋白渗出期
呼吸困难,水肿
常见于渗出期
大量心包积液造成心脏压塞
发热、乏力
感染性心包炎可出现
内科学(第9版)
(三)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
体征:
心包摩擦音
呈抓刮样粗糙的高频音
胸骨下端,剑突区较为明显
三相摩擦音
身体前倾坐位、深吸气或将听诊器胸件加压后可能听到摩擦音增强
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
当积液增多将两层心包分开时, 心尖搏动减弱,心脏叩诊浊音界扩大,摩擦音消失,心音低弱而遥远
1.实验室检查:取决于原发病
2.心电图:90%以上的病人心电图都有异常
ST段弓背向下抬高,aVR及V1导联ST段压低,可于数小时至数日后恢复
一至数日后,随着ST段回到基线逐渐出现T波低平及倒置,此改变可于数周至数月后恢复正常,也可长期存在
常有窦性心动过速,积液量较大时可以出现QRS电交替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如心包积液较多,则可见心影增大
超声心动图:确诊有无心包积液,判断积液量
心脏磁共振(CMR):清晰显示心包积液容量和分布情况,帮助分辨积液的性质,可测量心包厚度
4.心包穿刺:主要指征是心脏压塞,对积液性质和病因诊断也有帮助,可以对心包积液进行常规、生化、病原学(细菌、真菌等)、细胞学相关检查
内科学(第9版)
(四)急性心包炎的辅助检查
内科学(第9版)
(四)急性心包炎的辅助检查
急性心包炎患者心电图变化
急性心包炎患者X线表现
诊断
诊断根据急性起病、典型胸痛、心包摩擦音、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确诊并判断积液量。结合相关病史、全身表现及相应的辅助检查有助于对病因作出诊断。
内科学(第9版)
(五)急性心包炎的诊断
鉴别诊断
内科学(第9版)
(五)急性心包炎的诊断
病因治疗
解除心脏压塞
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原则:患者宜卧床休息,直至胸痛消失和发热消退
内科学(第9版)
(六)急性心包炎的治疗
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
第二节
(一)心脏压塞的定义
(二)心脏压塞心脏压塞的病理生理
(三)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
(四)心脏压塞的辅助检查
(五)心脏压塞的治疗
内科学(第9版)
一、心脏压塞
心包疾患或其他病因累及心包可以造成心包渗出和心包积液(pericardial effusion),当积液迅速或积液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造成心脏输出量和回心血量明显下降而产生临床症状,即心脏压塞(cardiac tamponade)。
内科学(第9版)
(一)心脏压塞的定义
少量积液
中、大量积液
急性大量积液
达一定量时,心包
内压升高,影响舒
张功能,心室充盈
减少——心脏压塞
动脉压降低
静脉压升高
急性心脏压塞
舒张严重受限
动脉压降低
静脉压升高
(二)心脏压塞的病理生理
内科学(第9版)
不受影响
内科学(第9版)
正常心包内液体量:<50ml,25~35ml
心包液量:100~150ml,对血液循环无明显影响
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取决于:
①心包积液速度,快速积液,积液量相对较少100~250ml)也可引起心包填塞
②积液量,积液增加速度缓慢,积液大于1000ml可不发生心包填塞
内科学(第9版)
(三)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
症状:
呼吸困难是最突出的症状,严重者端坐呼吸,身体前倾,可有发绀
压迫症状:干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内科学(第9版)
体征:
Beck三联征:低血压、心音低弱、颈静脉怒张
触诊:心尖搏动弱
叩诊: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听诊:心包积液征 (Ewart 征)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变化不大,脉压变小;心脏压塞严重时可出现奇脉
大量时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及下肢水肿
(三)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
内科学(第9版)
肺野清晰而心影显著增大常是心包积液的有力证据,有助于鉴别心力衰竭
中等以上积液时,可见心影向两侧增大,心影各弧度、切迹消失,心底增宽、大血管变短,典型的呈球形或烧瓶状,心缘搏动普遍减弱和消失,部分病人可伴有上腔静脉扩张、肺淤血、肺少血。并有包裹时心影可呈不规则状、非对称性增大
心影随体位变动而改变,卧位时心底部阴影较坐位时增宽
(四)心脏压塞的辅助检查
X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