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急性毒品中毒
第三节
作者 : 寿松涛
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重点难点
急性毒品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毒品的分类、急性毒品中毒的病因
急性毒品中毒的预防
内科学(第9版)
一、急性毒品中毒
(一)概述
(二)毒品分类
(三)中毒原因
(四)中毒机制
(五)诊断
(六)治疗与预防
内科学(第9版)
(一)概述
毒品 是指国家规定管制能使人成瘾的麻醉(镇痛)药和精神药,用作治疗目的即为药品,滥用即为毒品,我国毒品不包括烟草和酒类成瘾物质
药物依赖性
危害性
非法性
内科学(第9版)
(一)概述
急性毒品中毒(acute narcotics poisoning):短时间内滥用、误用或故意使用大量毒品超过耐受量所产生的相应临床表现
急性毒品中毒者常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及意外损伤等
内科学(第9版)
(二)毒品分类
内科学(第9版)
(三)中毒原因
内科学(第9版)
(三)中毒原因
内科学(第9版)
(四)中毒机制
阿片类药
停药
内科学(第9版)
(四)中毒机制
内科学(第9版)
(四)中毒机制
急性中毒
大剂量中毒
静脉注射中毒
呼吸中枢抑制
心脏停搏
交感神经递质及5-HT释放增多
心率增快
心肌收缩力增加
血压升高
心脏传导异常
内科学(第9版)
(四)中毒机制
内科学(第9版)
(四)中毒机制
内科学(第9版)
(四)中毒机制
内科学(第9版)
(五)诊断
同时吸食多种毒品中毒者诊断较困难
内科学(第9版)
(五)诊断
用药或吸食史
内科学(第9版)
(五)诊断
急性重症中毒患者多于12小时内死于呼吸衰竭,存活48小时以上者预后较好
内科学(第9版)
(五)诊断
吗啡中毒:典型 “三联征” 伴发绀和血压下降
海洛因中毒:“三联征” 伴严重心律失常、呼吸浅快和非心源性肺水肿
哌替啶中毒:除血压降低、昏迷和呼吸抑制外,与吗啡不同伴心动过速、瞳孔扩大、抽搐、惊厥和谵妄等
芬太尼:常致胸壁肌强直
美沙酮:可出现失明及下肢瘫痪
内科学(第9版)
(五)诊断
内科学(第9版)
(五)诊断
——急性大麻中毒
内科学(第9版)
(五)诊断
表现精神兴奋、动作多、焦虑、紧张、幻觉和神志混乱等
严重者,出汗、颜面潮红、瞳孔扩大、血压升高、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律失常、呼吸增强,高热、震颤、肌肉抽搐、惊厥或昏迷
可发生高血压伴颅内出血
常死于DIC、循环或肝肾衰竭
——苯丙胺类中毒
内科学(第9版)
(五)诊断
氯胺酮中毒
氯胺酮中毒
神经精神症状
精神错乱
语言含糊不清
幻觉
高热
谵妄
肌颤
木僵
内科学(第9版)
(五)诊断
——实验室检查
其他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
血液生化检查
毒物血药浓度意义
内科学(第9版)
单位:mg/L
(五)诊断
内科学(第9版)
(五)诊断
——实验室检查
内科学(第9版)
(五)诊断
——诊断性治疗
怀疑某种毒品中毒时,给予相应解毒药后观察疗效以助诊断
内科学(第9版)
(六)治疗与预防
——治疗
内科学(第9版)
(六)治疗与预防
——复苏支持治疗·呼吸支持
内科学(第9版)
(六)治疗与预防
——复苏支持治疗·循环支持
内科学(第9版)
(六)治疗与预防
——纠正电解质紊乱
内科学(第9版)
(六)治疗与预防
——清除毒物
神清者禁用阿朴吗啡催吐,以防加重毒性
致命剂量中毒时,1h内洗胃
先用0.02%~0.05%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后用50%硫酸镁导泻
应用活性炭混悬液吸附未吸收的毒物
内科学(第9版)
(六)治疗与预防
——解毒药
内科学(第9版)
(六)治疗与预防
——对症支持治疗
内科学(第9版)
(六)治疗与预防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