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要
激励机制在现代组织的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健全的激励机制和有效的
激励措施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进而提高职工的
工作效率,为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但目前在各种组织中拥有资源相
对丰富的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制度上,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再适应现
实需要的现象。
本文以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为例,对该单位人力资源结构和激励机制中的薪酬
制度、福利制度、考核制度进行分析,发现并剖析出现的问题,依据现代管理学中
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经验,对该单位不同层次的职工,根据其特点和
需求提出相应的激励措施,针对该单位在全省医疗系统的临床检验专业具有业务指
导职能,而高层次人才、专家型管理人才相对缺乏的情况,立足本单位制订了相应
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希望通过定向委托培养研究生,外借专家“带教”战略等
举措对省临检中心内部专家型人才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针对省临检中心考核制度
中考核等次“太粗”,考核方式流于形式等不合理现象,提出了针对管理人员和专业
技术人员分类的具体考核体系。本文提出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激励机制改革建议,
以期促进该单位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和单位的整体
和谐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激励机制薪酬体系
1引言
1.1论文研究的背景
社会科学把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它们分别
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其中非营利组织即我国的“事
业单位”。目前,我国共有事业单位130万个,工作人员2900万人,事业单位拥有
全国科研人员的70%,全国教师、医生的95%,事业单位占有国有资产近3000亿元,
其经费支出占国家财政预算开支的1/3,这个庞大的群体分布在我国政治、经济、人
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事业单位在数量上是仅次于企业的第二大社会组织。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的兴
起,我国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中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其核心也就是事业单位人
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虽然,在国家主导下
进行了多次以人事改革为核心的改革尝试,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大部分事业单位在激励机制问题上仍然使用“态度-努力自觉型
激励”,在“态度-努力自觉型激励”模式下,单位既不能通过减少工资、福利对绩
效差的职工进行惩罚,也不能通过解雇将他们排除出单位之外,不仅有用人才得不
到有效激励,相反造成低努力、低能力人员沉淀,人员结构劣质化的现象。
1.2论文研究的意义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认为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职称评定中
论资排辈的现象;工资晋级、奖金分配、工程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思想;人才选
拔、培育、使用中的短期行为;陈旧的思维观念,不协调的人文环境等现象,而这
种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不活,职工没有外部压力带来的强大
动力,即使现有的一些所谓的激励措施也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脚步,跟不上
时代的发展和人的需要,早已从激励因素转变为保健因素了,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
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如何设计出一套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最大可能地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