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要
动画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日益深入人心,国产动画业的振兴之举更是庞杂纷
繁,涉及到政府政策、学界理论、业界实践、民众参与等等多个方面、多种领域。在这
样一个热火朝天的大背景下,作者一方面紧跟时代步伐、着眼现实发展,另一方面深入
理论探索、保持冷静思维,抓住传播效果这个一切文化艺术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根本标准,
以动画人物的塑造为突破口,既深入剖析了动画人物塑造和动画片传播效果之间的关
系,又对当前国产动画片传播效果不佳的原因和表现进行了逐个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突出造型的民族性”、“加强性格的贴近性”、“重视经历的陌生性”等一系列如何
塑造成功动画人物形象的看法和建议。由于动画业本身具有的强烈操作性和鲜明实务
性,作者在整篇文章中都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努力将理性分析与感性描述、将
抽象概括与具象阐释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对填补动画理论中的某些空白有一定的积极意
义,从而有助于动画理论体系的建构,而且也对指导当前国产动画业的实践,具有一定
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动画人物传播效果造型性格经历
序言
近年来,在“中国动画腾飞”旗帜的感召之下,在“中国动画振兴”号角的呐喊声
中,业界、学界、政府、民众、媒体都齐刷刷地将关注的焦点对准了动画这个“幼稚”
的行当。一个个优惠政策纷至沓来,一个个动漫基地和动漫园区也如雨后春笋,各种名
目的动漫大赛和动漫节纷纷破土,你方唱罢我登场;20多个省市已将动漫作为自己的新
兴产业予以大力扶持,447所大专院校也已开办了专门的动画专业,1230所学校都设有
与动画相关的学科方向;一个“虹猫蓝兔”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正方反方长时
间的唇枪舌剑……动画业真真繁华一片、热闹非凡。然而,繁华表象的下面,却有太多
的泡沫,热闹喧嚣的背后,也有太多的迷狂。究其原因,理性思考的缺乏与理论研究的
薄弱,是其重要的环节之一——动画理论体系的建构刚刚起步,许多领域都还是空白。
就目前的动画书籍而言,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各大专院校出版发行的相关教材,主要
包括中外动漫史、动画概论、动画制作技艺等等;二是由动画迷们自发做出的响应,主
要有经典动画回顾、各种同人志续篇以及cosplay(动漫真人秀或角色扮演)情形介绍
等等;三是业界学界的一些研究性著述,其中,业界多从导演阐述、制作心得、具体操
作等方面谈起,往往就文化论文化,把经济与产业搁置一边,将文化属性与产业属性之
间的紧密联系予以打破,而学界则常常被“产业”二字吸引,侧重于经济学分析,致力
于产业链搭建,忽略了文化解剖。于是,在动画片的研究领域中,便出现了理论思辩与
实践操作之间的各自为政,以及宏观审视与微观观照之间的彼此脱节,局部分析与单层
考察重复太多,矫枉不足与偏激过正二者并存。这就要求从另外一种视角与维度出发,
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指导与印证的良性关联,并跨越宏观统筹与微观指导之间的沟
壑,将前人的成果在有利于具体操作的基础上予以整理、分析与综合。
同时,动画作为大众传播的一个独特种类,与传播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以传播学
的宽宏视角对位动画业的广阔领域,既是传播学的题中应有之意,又是动画业的先天必
然选择,不仅有助于扩大传播学的研究范畴,更有助于拓宽动画理论建构的视野。然而
就当前的动画研究情况而言,涉及传播学理念的著述非常有限,在万方论文数据库中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