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金融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地位日显重
要。近年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立足现场审计方法,审计内容实现了从财务收支延伸到检查银
行业务经营、资产质量及关注银行风险,其审计目标不断提高,审计内容随之不断深化;审计
手段也从传统的手工査账逐步发展到应用计算机做辅助实施非现场审计系统,较好地发挥了审
计的职能作用,为推动c银行稳健经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虽然商业银行审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相对与0前金融业的改革,对内部审计的要求,尚
存在着诸多薄弱的环节。0前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基本是传统的查账审计,现场核实或根据审
计人员个人经验判断的抽样审计作为了主要审计方法,而不是使用国际上先进的商业银行风险
基础审计。内部审计随意性较大,审计手段较落后,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造成审计周期较长、
审计成本较高、审计效率较低。随着金融行业计算机和网络应用领域的广泛深入,给国有商业
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耍求,采用传统的审计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
求,因此非现场帘计系统:|:作的开展成为必然。
本文是结合C银行非现场审计系统完成。文章首先分析了 C银行的非现场审计系统的背景,
介绍了传统帘计方式的局限性和非现场审计系统的优势;其次通过介绍非现场审计系统业务框
架、技术方法和业务数据详细阐述非现场审计系统的应用;然后通过引入非现场审计系统监测
及其在审计项0中的实际应用反映非现场审计系统在开展审计项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
对非现场审计系统今后的发展和改进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非现场审计系统,SAS,模型,应用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1.1商业银行审计背景
商业银行是一个国家金融组织架构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商业银行具有高风险性、不稳定性因
素,其生存和发展时时与危机联系在一起。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聚合,银行业的竞争也日益加剧,随着
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银行内在风险也日益加大,而且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和全球化的趋势。
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不仅需要政府对银行业实施监管,银行|11身内部控制的加强和完善
也必不可少。一旦银行发生内部控制失灵,将会产生严重的损失和后果。反之,如果银行坚持
并持续优化内部控制,则可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迅速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减免损失。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机构,因此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也尤为重要,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的风
险管理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银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内部审计流程,1987年,中国
内部审计协会加入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成为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简称IIA)的国家分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也旨在推动银行内部审计
的发展。明确提出银行内部审计应独立、客观,对银行发展起到监督、评价和建设作用。促进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改善银行经营结构,促进银行快速、健康发展。
传统的审计方式主要以现场审计和手工查证相结合的方式,但是随着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
建立和不断完善,纸质凭证的大量减少甚至消失,电子数据信息呈现几何性增长,传统审计方
式已经无法实现现代商业银行的审计需要,归纳起来,传统审计方式于现代商业银行业务发展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
一是风险分布的全面性与传统审计方式的随意性、凭借审计人员职业经验判断产生了矛盾;
二是传统的单机构审计与银行业务的联网运行形成了矛盾;三是业务量的不断发展与审计资源
的有限性形成了矛盾;四是业务种类的增加与传统的审计理念、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产生了矛
盾;五是风险的出现与审计的滞后性产生了矛盾。
因此随着商业银行计算机系统的大量使用,利用传统的审计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国家监
管和银行董事会对内审工作的期望,这就使得非现场审计系统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非现场审计系统主要利用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对银行相关业务数据进行釆集、汇总、加工、
分析并得出审计结果的过程。运用非现场技术开展审计工作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是被审计对象的业务资料和数据导入非现场审计系统,审计人员不用到现场便可获得想
要的信息,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二是通过运用非现场审计系统,缩短了审计人员的现场审计
时间,有效降低了审计工作对被审计对象的影响;三是利用非现场审计系统可以根据审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