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要
进入21世纪年以来,我国金融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
除了大量外资银行涌入后国内银行业竞争加剧之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也随之深入,特别是
进入“十二五”以后利率市场化不断提速,给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国
内银行业从国有银行到地方性商业银行都积极响应,而建立资金转定价机制是商业银行应
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本文论述的中心主题
本文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出发,简要阐述商业银行实施资金转移定价必要性和
紧迫性,然后引入资金转移定价的概念定义和理论基础,并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实施资金
转移定价关键路径:定价模式和收益率曲线构建
本文的重点是选择X银行作为实施资金转移定价的研究对象,根据X银行实地调查、
访谈专家、收集相关文件资料,从定价模式、组织设计、收益率曲线构建、调整项设定、
定价方法选择、信息系统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难点等多个角度分析X银行在资金转移定价
方面应用情况,并与其之前的资金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实施资金转移定价给X银
行带来的变化
最后,本文从优化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和深入应用资金转移定价两个方面提出X银行资
金转移定价的优化思路和改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金转移定价收益率曲线定价方法
引言
改革是“十二五”期间全国上下重要的主题词,金融领域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改革”
将成为金融行业发展和利润增长的动力,2010~2013年,央行多次不断扩大利率浮动区间,
证明其“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决心。紧跟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适应利率
市场化带来的变革,调整心态,改变思路,有效管理利率风险,将成为国内商业银行面临
的严峻挑战
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被证明是商业银行迎接利率市场化挑战行之
有效的手段。商业银行通过引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管理理念和模式,建立内部资金交易市
场,对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进行定价,达到公平绩效考核、分离利率风险、优化资源配置、
引导产品定价的目的。商业银行应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管理后,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
的同时,还可以提升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并且通过价格指挥棒引导分支机构的业务拓
展,提升银行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益
本文以利率市场化为切入点,阐述资金转移定价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方法,并选取了一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资金转移定价应用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
优化思路和建议
由于笔者在工作过程中有幸亲历X银行实施资金转移定价的过程,本文的最大特点在
于,本文不是简单地进行实施资金转移定价的理论研究和论证,而是除了理论研究之外,
以鲜活的例子详细阐述银行资金转移定价从理论到实际推行的过程,并将过程中的关键点
进行阐述,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商业银行开展和实施资金转移定价工作有所禅益
1资金转移定价相关理论
市场经济的最根本特征,是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我国加入WTO
之后,伴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一系列监管以及业务变革,商业银行竞争日益加剧
也更加充分,因此对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金转移定价在诞生与发展,正是商
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逐步提升的过程。目前资金转移定价己经成为国际现代商业
银行通用的基础管理丄具,除了具备公平绩效考核、分离利率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和指导
产品定价四大功能之外,资金转移更是商业银行搭建现代经营管理体系的前提,只有基于
资金转移定价的全面实施,商业银行的多维度盈利核算才能成为可能,相关组织创新、业
务创新等一系列重大经营管理举措才能稳步推进
1.1资金转移定价进入银行业的背景
1.1.1利率市场化的直接推动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美国提出了解除利率管制的设想,并
逐步迈出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直至1986年,美国的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
利率市场化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以加强,但是
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较大的经营压力,主要表现在存贷款利差大幅收窄和利率风险逐步加大
为应对不利局面,银行家们幵始积极探索:商业银行传统的财务报表上,存款带来的是利
息支出,贷款带来的是利息收入,而忽略了存款的利润贡献和贷款的成本支出。如图1.1所
示,资产业务体现出来的是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而没有计算利息支出,因此资产业务体
现都是收益,同样的,负债业务体现出来的是利息支出,负债业务没有体现收益。在利差
收益占收益主体的商业银行,如何识别利润来源,精确计量存款与贷款的收益,分离利率
风险就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