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与民航在距离、速度、时间、价格、安全、能耗等方面有明显差别,有
着各自的相对比较优势,有着各自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各自的竞争优势区间。论文运
用出行时间模型分析了高速铁路与民航基本的竞争优势区间。总体而言,时速300公
里/小时的高速铁路在1000公里出行距离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民航在1200公里以上
出行距离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影响消费者选择民航或高速铁路的因素较多,论文运
用消费者均衡理论论证了高速铁路需要优化出行时间、价格、舒适、安全、便捷等产
品指标。高速铁路市场竞争力主要通过高速铁路运输产品得以表现,高速铁路运输产
品包括核心功能、基本特性和附加价值三个层次,运输产品分析是高速铁路市场竞争
力优化策略选择的基础。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资源策略、竞
合策略、枢纽策略、信息化策略等是优化高速铁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内外民
航和高速铁路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由于技术经济特性不同,高速铁路与民航有着各自的
比较优势和基本的市场优势区间;(2)高速铁路运输产品是获取市场竞争力的基础,
通过改善与运输产品相关联的质量指标,提升运输产品品质,可提升高速铁路市场竞
争力;(3)除了传统市场营销策略之外,高速铁路还可采取资源策略、竞合策略、枢
纽策略、信息化策略等优化竞争力的特殊策略。(4)我国高速铁路需借鉴国内外经验,
对现有管理体制机制做出变革,以更好地适应运输市场竞争需要。
关键词:高速铁路;民航竞争;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