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学校代码:11482
密级: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 THESIS
论文题目房地产金融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作者姓名金磊
专业金融
所在学院金融学院
指导教师邹静
完成时间2023年12月
硕士学位论文
房地产金融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与机
制研究
2023年11月
MASTER THESIS
Research on the Impact and
Mechanism of Real Estate Finance on
Residents'Consumption
November 2023
摘要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行业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了我国经
济的支柱行业。与此同时,房地产资产成为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房地
产价格的涨跌对居民日常消费支出的影响也逐渐增大。消费是我国拉动经济增长
的三驾马车之一,但是近些年来,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没有随着居民
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反而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对经济发展不能起到充分促
进作用。增强消费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加快构建新格局有着重要作用。现代经济
学主要关注绝对收入、相对收入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而马克思主义更多是从收
入分配和收入差距的角度来研究其对消费的影响。本文研究房地产金融化对居民
消费水平的影响,不仅从理论上说明两者存在关系,而且做了相关实证检验去证
明两者存在关系。
房地产金融化引起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和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是目前学术界研
究的热点,但房地产金融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关于房地产金融
化的衡量办法,本文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方法,通过熵值法形成房地产金融化变量
来对房地产金融化程度进行测度。其中熵值法的组成部分包括居民层面的房价收
入比,企业层面的杠杆率和区域层面的区域融资水平。本文在马克思理论和西方
消费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劳动抚养比、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三个影响变量,同时
控制了地方财政收支比、居民存贷比、规模以上企业工厂总计、城镇化、就业率、
区域人口密度、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区域基础设施水平八个变量,构建了双固定
效应模型。该模型同时固定了时间和个体两个层面,从而能够用来更好地分析房
地产金融化对居民消费所产生的影响。根据对前人文献和理论的梳理,本文得出
房地产金融化对居民消费有抑制作用的假设,并且认为传导机制是抚养比、产业
结构、创新能力三个机制。同时,考虑到城乡之间和东中西部之间房地产金融化
差异比较大,本文在实证过程中进行异质性检验,从而更好地反映房地产金融化
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还进行了更改样本范围、更换解释
变量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三种稳健性检验;其中,二阶段最小二乘法所采取的工
具变量是滞后一期的房地产金融化,因为滞后一期的房地产金融化水平和当期房
地产金融化水平具有相关性,又和当期扰动项无关,从而满足工具变量的要求。
研究结果显示:房地产金融化对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
房地产金融化会增加劳动抚养比,从而减少该地区红利,对居民消费产生抑制作
用;房地产金融化会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要求,对居民
消费有抑制作用;房地产金融化会降低该区域的创新能力,不能提高工人的工资
水平,而收入对消费有着直接影响作用,所以对居民消费也会产生抑制作用。从
城乡差异来看,房地产金融化对城镇居民消费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对农村居民消
I
浙江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费抑制作用并不明显;从东中西部的差异来看,对东部地区的居民消费存在更加
明显抑制作用。本文丰富了现有的房地产金融化研究,为房地产金融化带来的影
响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为政府部门促进居民消费有效需求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化;居民消费;劳动抚养比;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创新能力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