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村镇经营型住宅设计
李宁娜 刘运华
徐州市城乡建筑设计研究院(徐州 221005)
目前,农村问题正日益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三农”问题怎样解决也是当前政策的着力点之一。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有近十亿人口居住在农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村的经济也在迅速繁荣和发展,农民的居住条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因此村镇住宅建设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大问题。然而,与经济发展很不相称的是,农民的住宅设计几十年来却鲜有建筑师的参与。鉴于此,笔者在这里介绍一种村镇经营型住宅设计,既是抛砖引玉,更希望对村镇建设者能有所帮助。
村镇住宅主要有两种户型:一是农业户型,供从事农(牧、渔)业的人居住;二是经营户型,主要供进入城镇发展第三产业的农民居住。经营户型是融经营与居住为一体的建筑形式,它既要满足经营管理上的方便,又要满足居住行为的私密与安静,特别是要有农村特点,因为相当部分的住户还不能完全脱离农事活动;居住是第一位的,民居为主,兼顾经营。在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的今天,村镇住宅应向城市标准靠近,既要有城市的舒适性,又要具备农宅的特色,这种既可从事经营活动,又能从事农事活动的居住空间就成为本设计的主要特色。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本方案的设计特色。
居住性
住宅的主入口设在后院,入户有足够的缓冲过渡空间,避免开门见山,顺应中国人含蓄、不张扬的传统生活观念。底层利用2.20米高度的空间做为车库、储藏用房。室外梯直上半层,进入居住空间。入户有玄关,既是拖鞋、更衣之处,又起到空间过渡作用,客厅空间更为完整。在同一标高还有厨房、餐厅及公共活动空间,再上半层为私密性最强的卧室、卫生间。利用前后错层的手法,使得居住部分功能分区合理,达到公私分离,动静分离,居寝分离,整体布局紧凑。厨卫均自然采光通风,二层的卫生间也有直接对外的高窗采光通风,各居室(包括客厅、餐厅、卧室)前后通透,视野、通风效果极佳。
前后错层的处理,不仅使分区更明确、合理,而且使各空间高度更趋合理,车库层高2.20米,营业3.60米,住宅3.00米,避免了不必要的空间浪费。
二层临街面的阳台相当于传统建筑前店后宅中的吊脚楼,便于居住者观赏街景,还可兼做休息、晾晒物品的场所,丰富了立面的变化,人情味、传统商业味足。屋面晒台是农家必不可少的,可以用作晾晒谷物、种花养草、休闲、晒太阳、夏季纳凉的场所。
经营性:
本方案中店铺设在底层的临街面,与上部的居住空间既合又分,方便各自的使用,避免交叉干扰,下面的店铺作为经营、洽谈业务的场所,可自己经营或出租使用,与上部宅互不相干,各自独立;利用中部楼梯组织垂直交通,达到可分可合。
传统性:
在本案的设计过程中,笔者仔细研究了当代经济水平及生活习惯下人们日常的生活行为模式。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城市,土地之子们将在城市中生活。他们对土地的依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忘却的。怎样寻找一个承转接合传统生活模式
与现代生活模式的切入点?如何更好地解决原来的生活习惯、休闲、娱乐不被居住建筑的变化而遭到破坏?由此,我们提出了“庭、院、园”的设计概念,延续进入现代城镇生活的农民与土地的亲近关系,最大限度地接触自然,享受自然,保留对以往生活中美好一面的恒长记忆。这种内庭院亦是传统民居的特色之一,本方案汲取了这一特色,内庭院的设置,将阳光和自然景色引入室内,既解决了大进深各房间的采光通风问题,提高了居住质量,又使得前店后宅的格局更趋合理。
可发展性:
根据农村住宅的投资主要是个人自筹的特点,本方案设计考虑了分阶段建设的可能性。套型一为二层半,三室两厅,适合于父母、未成年子女两代共同居住。如果条件允许,可加层为三层即套型二,四室二厅,适合于父母、未成年子女、老人三代共同居住。
节地性:
中国有近十三亿人口,地少人多,节约用地成为很重要的一环,各地政府对住宅建设宅基地面积均有严格控制标准。在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