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工程 > 工程项目 > 工程综合 > 附件2. 福建长乐外海H区测风塔基础管桩倾覆事件施工管理专项报告2.2DOCX

附件2. 福建长乐外海H区测风塔基础管桩倾覆事件施工管理专项报告2.2DOCX

v9988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130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X(14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5/15(发布于广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附件2. 福建长乐外海H区测风塔基础管桩倾覆事件施工管理专项报告2.2DOCX”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福建长乐外海H区测风塔基础管桩倾覆
事件调查施工管理专项报告
一、项目概况
长乐外海H区风电场测风塔基础包含钢管桩4根,呈正方形布置,相邻桩顶相距14.00m,各单桩均按10:1内倾。单根管桩长125.00m,直径2.00m,上部12.00m壁厚36mm,其余部位壁厚27mm,单桩重约175吨,单桩长度为国内已建工程所用单桩长度之最。基础管桩插入泥面以下70m,其中淤泥30m、沙土40m,泥面以上约55m,水深50米,桩头露出海平面约5m。长乐H区测风塔水深为国内海上风电场选址之最。
长乐外海H区工程泥面高程-50.5m,桩基泥面以上悬臂长约54m。土体表层为厚约33m的淤泥质土,承载力差。工程所处场址水深大,地质条件差。
工程区位于长乐外海,海况十分恶劣,50年一遇H1%达12.90m,波浪是整个海上测风塔结构的主要荷载。
长乐外海H区海上测风塔项目,建设单位为长江三峡集团福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公司”),施工单位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建港航局”)承担,监理单位为长江三峡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发展”),设计单位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院”)。
2017年3月30日至4月8日期间,4根管桩陆续沉桩完毕。因海域使用论证、海洋环评报告、通航安全论证报告等材料的编制和审查工作尚未完成,该项目施工许可尚未办理完成。4月12日晚,长乐外海H区风电场测风塔项目被举报至交通部。次日,福建海事局、平潭海事局要求该项目立即停止施工,并尽快拆除已实施的管桩。
二、事件经过
2017年4月8日14时,福建长乐H区风电场测风塔基础4根管桩沉桩完毕后施工单位随即开始安装夹桩框,但安装未能成功。后因风浪加剧,作业人员于当晚撤离。
4月12日,交通部值班室接到过往船只对长乐H区施工的举报,福建省海事局、平潭海事局要求停止施工并拆除,同时要求测风塔项目建设须重新组织论证并办理完成行政许可后续后方能实施。
4月15日6时,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发现,4根管桩尚在,但夹桩框已经不见。观察发现,桩身有明显刮擦痕迹,分析推测夹桩框整体滑落至管桩第一吊耳处(约水下11m处)。
4月16日起,作业人员试图将原拟用于B区测风塔基础的夹桩框改造后再次实施夹桩。4月17日9时,再次作业时发现,4根管桩的位置已发生了较大偏移,最大偏移量超过1m(接近2m)。后因天气转差,作业中止。
4月18日9时开始,作业人员尝试对已经偏移的管桩实施纠偏作业,但未能成功。
4月20日13时40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陪同平潭海事局执法人员巡视时发现,4根管桩尚在。
4月29日12时40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巡视施工现场时已经看不到2号管桩,其他3根管桩桩身无船舶碰撞痕迹。
4月30日15时至17时,施工单位安排专业机构“中船勘查设计研究院”采用“Klein 3900侧扫声呐”对H区测风塔2号桩位进行了海底声呐成像探测,发现2号管桩已折断倾覆于海床上(外露部分长约65m~70m),原夹桩框已全部损坏并散落在海床上。
5月11日、5月15日、6月14日,福建公司邀请了华东院、中交三航局、中铁大桥局及广州打捞局等单位的专家,集团公司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召开了平潭外海测风塔原设计方案论证及拆除方案审查会。
6月6日,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巡视施工现场时发现,1号管桩也已倾覆。
7月中上旬,根据福建海事局要求,中铁建港航局委托正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事局指定单位)对长乐H区(平潭外海)测风塔管桩进行打捞。测风塔1#、2#管桩从倾覆海域打捞后,被管桩打捞单位私自转卖。7月31日,经追查在广东省揭阳市找到两块长约2m宽约65cm的管桩残片,并回购运回福州。
8 月 4 日,福建公司就施工单位私自转卖事项约谈中铁建港航局董事长,要求该局高度重视,务必积极配合集团公司开展平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