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第二十九章 老年病人手术的麻醉
中国医科大学 王俊科
重点难点
掌握:老年病人的麻醉特点
熟悉:老年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
了解:老年病人的生理及药理特点
第一节 老年生理及药理特点
目 录
一、生理特点
二、药理特点
三、插管前麻醉
WHO的划分标准规定49~59岁为中年,60~74岁为较老年,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
目前大多国家以65岁为老年人的年龄界限
一、生理特点
循环系统
老年人更易患心血管疾病
迷走神经张力升高及肾上腺素能受体敏感性下降导致心率减慢
心脏传导系统的纤维化和窦房结功能下降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老年人心室顺应性下降,易引发心室舒张障碍
一、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
残气量和功能残气量增加
呼吸功能储备减少,肺活量减少,气体交换受限
神经系统
脑萎缩是老年人常见而又最明显的解剖改变
老年人对手术和麻醉应激的适应能力下降,对麻醉药的敏感性升高
一、生理特点
老年人身体成分和解剖改变
肌肉减少,脂肪增多和体内含水量减少
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
骨质增生、韧带钙化,致脊柱畸形或关节僵直挛缩,椎间孔与椎管狭窄等
一、生理特点
消化系统和肝脏
胃肠道血流量降低,胃黏膜发生萎缩,胃排空时间延长,肠蠕动减弱
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下降,血浆蛋白减少,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降低
肾脏
肾单位数量呈进行性下降
保留水的能力下降
对电解质的调节能力降低
一、生理特点
内分泌系统
糖耐量降低,易并存糖尿病
血浆醛固酮浓度降低,老年人容易出现高血钾
甲状旁腺素升高,降钙素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率高
基础代谢和体温调节
老年人基础代谢率较低
体温调节能力也降低
麻醉期间要采取保温措施
一、生理特点
凝血与抗凝系统
年龄是最大的易发血栓危险因素
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凝血功能亢进
老年人抗凝系统机制减弱
血液流变性改变
二、药理特点
药代动力学
年龄因素对口服吸收影响很小
老年人脂肪组织相对增加,脂溶性高的药物在老年人体内Vd增大
老年人体液总量减少,水溶性药物的Vd有所减少
老年人血浆蛋白降低,使血浆内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
肝脏的酶水平降低,肝血流量减少,可影响药物代谢速度
肾脏的排泄功能减退,可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二、药理特点
药效动力学
老年人对兴奋性药物的反应性较差,对抑制性药物相对比较敏感
主要由于神经系统的改变引起
吸入麻醉药
吸入麻醉加深较慢,苏醒过程也延长
MAC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
二、药理特点
静脉麻醉药及阿片类药
敏感性增加
较慢的循环使静脉麻醉药和肌松药到达靶器官的速度减慢
局部麻醉药:用量宜适当减少
肌肉松弛药:决定于各自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
第二节 老年病人的麻醉特点
目 录
一、麻醉前准备及评估
二、麻醉前用药
三、麻醉处理及选择
四、麻醉处理原则
一、麻醉前准备及评估
风险因素
需要考虑生理年龄,而非单纯时间年龄
风险增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年龄相关性疾病,其次才是增龄引起的功能减退
老年人麻醉前病情评估和准备 最常见和对病人术中安全威胁最大的情况是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