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行业研究/旅游服务业/旅游综合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2020年 07月 02日投资评级优于大市从长期与国际视角,对市内免税店的思考维持市场表现投资要点:35.71%24.14%12.57%0.99%旅游综合海通综指韩国免税业规模增长迅速,2010年跃居全球第一。2019年,韩国免税销售额实现213.2亿美元,同比增 23.7%,2009-2019年,CAGR为 21.5%。从行业结构看,韩国免税呈现国外消费者为主要支撑(2019年外国消费者消费额占比达 84%)、市内免税为主导(2018年市内免税占比 81%)、寡头特征显著等特点。-10.58%-22.15%2019/7韩国市内免税发展驱动力:①政策支持。自 2013年起,韩国市内免税牌照不断放开,2013、2015、2016、2019年分别增加 9、4、4、6个市内免税牌照。并且离境/进境免税额度持续放宽,国人离境免税购物额度由最初的 500美元提升至 5000美元。②客流量、客单价齐升。韩国居民出境人数快速增长, 2019年出游率已达到 64.3%。入境游客方面,自 2013年开始,中国游客在赴韩游客中位居首位,占比维持在 30%以上。客单价方面,韩国人客单价较低且变化不大,外国游客客单价稳步提升,2019年达到 891美元。2019年中国消费者在韩市内免税客单价高达3590美元,是韩国本土消费者的 26倍。③购物体验。相比于机场店,市内免税店往往空间更大,品类更齐全,返点办理灵活。相比于有税渠道,价格优势显著。2019/102020/12020/4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相关研究《海通教育:高教版块扩容规划对比系列1》2020.06.01《海通教育:公考热度提升,山东省报名人次增 60%以上》2020.05.18《2019年盈利能力提升,1Q20受疫情影响较大》2020.05.05我国发展市内免税的必要性:①引导消费回流。国人作为全球奢侈品的头号买家,2018年境外奢侈品消费近 5000亿元,2025年内地奢侈品消费增量有望达 4500亿元。2018年我国免税市场规模 395亿元,不足国人在韩市内免税消费(约 803亿元)的一半。②拉动入境消费水平。我国居民出境人数自 2009-2014年高速增长后趋于平稳,2019年出游率达 12.1%。我国旅行逆差居高不下,为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2019年旅行逆差 2188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逆差 84%。国际旅客在华购物消费较少,2019年入境游客 1.5亿人次,其中外国游客 3188万人次,客单价 2418美元,2018年入境游客人均商品消费仅 232美元,消费潜力有待发掘。我国市内免税发展潜力:①消费场景角度:伴随市内免税牌照放开,韩国市内免税份额由 2013年的 60%升至 2018年的 81%,市内免税年增量占免税总额年增量的比维持在 85%以上,市内免税造就了韩国免税“登顶”之后的持续繁荣。相比之下,我国市内免税份额不足 25%,成长空间广阔。②政策限制角度:市内免税店按适用的政策可分离岛市内免税店、归国人员市内免税店和市内离境免税店。得益于离岛免税政策不断放宽,三亚国际免税城进店转化率与客单价稳步提升,2019年营业收入 104.7亿元,同比增 30.6%,2012-2019年 CAGR为 26.3%。2020年,市内免税相关政策密集出台,针对国人的离境市内免税政策有望于年内落地,增量可期。市内免税空间测算:①顾客基数:国内机场国际 /地区旅客吞吐量增长趋于平稳,首都机场和浦东机场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合计占国内机场国际/地区旅客吞吐总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