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IT > IT技术 > 数据存储 > 张英波_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提升港口综合管理水平PPT

张英波_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提升港口综合管理水平PPT

huzhiba***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49042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34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6/18(发布于浙江)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 提升港口综合管理水平 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黄骅港是目前中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主要运输通道之一,是以煤炭装卸为主的综合性能源港口。自1997年动工建设至今已有20余年历史,近年来煤炭下水量基本保持2亿吨水平。 今日黄骅港 甘泉线 塔韩线 包神线 巴准线 大准线 淮池线 神朔线 朔黄线 黄万线 黄大线 拥有煤炭泊位17个、杂货码头2个、油品码头1个,设计能力1.78亿吨。其中一二期工程建有8个泊位,为传统的露天加防风网堆存工艺,三四期工程建有9个泊位,首次采用大规模筒仓群堆存工艺。 公司现有能力 设备设施 码头航道 生产运营 生态环保 大数据实践 大数据应用实践 PART 01 依靠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提升设备综合管理水平 设备提能增效改造方案 设备运行管理 设备故障抢修次数同比下降37%,保障效果明显; 完成CD2、CD5两条翻堆流程的全线改造,卸车效率从3600吨/小时提升至4600吨/小时,提升了27.8%。 设备运行管理 封闭筒仓成套技术 从源头上对煤种温度、湿度进行监测,确保高温煤不进筒仓。 设计应用了一整套筒仓监控系统,全面监测筒仓内储煤温度、有毒有害气体、筒仓料位等相关数据,提供实时预警,确保了筒仓的安全高效运行。 总体运行平稳,并已顺利实现达产,年均生产能力保持在1亿吨左右。 黄骅港三四期筒仓群 设备维护保养 港口设备精准周期维修理论 指导设备的计划维修,改变以前哪坏修哪的状态维修模式,通过大数据对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皮带机系统以及易损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维修管控模式,对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开销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多年来,公司设备运行总体良好,设备平均完好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浴盆曲线 专利 奖项 黄骅港累计拥有授权专利458项,其中发明专利88项 封闭筒仓成套技术、智能堆场系统、煤炭港口本质长效抑尘系统等多项科技成果,其中煤炭港口本质长效抑尘系统获得第45届国际日内瓦发明博览会金奖 创新工作室 截至目前,公司成立集团级创新工作室1个、公司级创新工作室10个 设备科技创新 设备科技创新 PART 02 加强智慧航道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航道情况 5万吨级重载双向航道,总长约44km,设计水深 -14m,全国最长的人工开挖航道之一,每年回淤量大、疏浚成本高。 智慧航道研究 2018年连续遭遇异常大风的情况下,我们根据监测风向、流向、潮位等提前备淤,科学安排施工,积极组织力量疏浚,没有影响生产作业 航道数据化监控 航道施工实时监控与分析信息化系统 航道维护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 靠离泊、航行、施工状态全过程管理,实现整个航道状态的可视化展现,为科学合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每月可发现、整改隐患30余项,为安全施工提供了良好保障 → → 航道疏浚施工创新攻关 《淤泥粉沙质海岸长航道疏浚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黄骅港航道疏浚节约成本4.5亿元 通过扁平式疏浚管理、数字指标式挖泥、疏浚过程全监控等现代化疏浚施工管理新模式,提高了疏浚效率和工程质量,为长航道大型疏浚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管理模式 PART 03 实现全流程远程自动作业 助力生产高效运行 长期以来,煤港的堆、取料机都是由人工进行操作,在配煤作业中,受限于人工操作水平限制,配煤精度难以保障,而且作业效率也相对较低。同时,由于缺乏行业经验,设备自动化改造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改造后效率难以有效保证。 全流程远程作业 形成了由堆场定位、单机防碰撞、自动化堆取等为一体的散货堆场自动化运行解决方案,由人工操作转为远程集控。 智能堆场篇 智能装船篇 2016 首台取料机 无人化作业 2015 翻堆作业实现远程集控 2017 无人堆场 全面投用 2019 智能装船 全面投用 2018 首台装船机 远程作业 推进智能化发展进程 改造实施效果 利润 增长23.2% 改造实施效果 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形成了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覆盖面广、满足公司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队伍,为企业创新、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改造实施效果 两项指标 行业领先 A 人均利润 人均利润更是以绝对优势在国内港口排名第1,是第二名的2.3倍。 B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稳居国内港口第1位,是第二名的1.4倍。 改造实施效果 PART 04 加强智慧港口建设推动生态绿色发展 在研发本质长效抑尘技术解决港区煤尘污染的基础上,我们也开展了生态环境智能管控平台建设,提出以大数据分析驱动环境治理的新思路,实现环境感知、分析、预测、治理全过程管理。 神华黄骅港务公司生态环境智能管控示意图 生态环境智慧管控平台 生态环境智慧管控平台成效 17台 环境监测设备 2018年黄骅港主要颗粒物排放情况 0.239mg/m3 0.179mg/m3 0.140mg/m3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2018年现场监测数据 厂界现场 监测数据 地区背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