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学习 > 充电学习 > 出版E书 > 诊断学_血栓与止血检测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诊断学_血栓与止血检测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贵州商务***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卫生
资料大小:760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39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3/20(发布于贵州)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作者 : 李芳邻 单位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血栓与止血检测 第三章 第一节 血管壁检测 第二节 血小板检测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测 第四节 抗凝系统监测 第八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第六节 血液流变学检测 第七节 血弹力图检测 重点难点 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系统和纤溶活性检测的筛检试验以及筛检试验的选择和应用;DIC的实验诊断指标以及肝素(uFH、LMWH)、口服抗凝剂(华法林)的实验检测指标。 vWF∶Ag、PAgT、P-选择素、FⅧ∶C、FⅨ∶C、Fg、AT∶A、3P试验、FDP和D-D定量测定等的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一期和二期止血缺陷的实验诊断程序以及ITP、血友病、肝病出血和血栓前状态的实验诊断方法 。 TM∶Ag、TxB2、sFMC、PC和PS测定,MAIPA测定,t-PA和PAI-1测定,TAT和PAP测定等的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易栓症和动静脉血栓的实验检测 ;血栓弹力图的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 血管壁检测 第一节 一、筛 检 试 验 临床参考价值有限 (一)出血时间 将皮肤刺破后,让血液自然流出到血流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T)。 WHO推荐用模板法或出血时间测定器法 BT延长见于: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严重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血管异常。 (二)束臂试验 通过给手臂局部加压(标准压力)使静脉血流受阻,给予毛细血管壁额外负荷,检查一定范围内皮肤出现出血点的数目来估计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 诊断学(第9版) 二、诊 断 试 验 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 减低见于血管性血友病(vWD),是诊断vWD及其分型的指标之一。 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测定 vWF:Ag、vWF:A和FⅧ:C均正常,基本可以排除血友病A和vWD vWF:Ag、vWF:A和FⅧ:C三项中有一项降低,则应计算:vWF:A/vWF:Ag比值和FⅧ:C/vWF:Ag比值 3.6-酮-前列腺素F1α测定 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指标之一 减低:见于血栓性疾病等 4.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测定 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指标之一 TM:Ag水平增高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增强,见于血栓性疾病 诊断学(第9版) 血小板检测 第二节 一、筛 检 试 验 (一)血小板计数 (二)血块收缩试验 减低(<40%):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无力症、红细胞增多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增高: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因子ⅩⅢ缺陷症等。 诊断学(第9版) (一)单克隆抗体血小板抗原固定试验(MAIPA) 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为免疫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 了解疗效和复发情况 (二)血小板黏附试验(PAdT) (三)血小板聚集试验 PAgT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PAgT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肝硬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诊断学(第9版) 二、诊 断 试 验 (四)血小板P选择素测定 反映体内血小板的激活程度 (五)血小板促凝活性测定 血小板膜上的磷脂酰丝氨酸为FⅩa、FⅤa、Ca2+结合形成凝血酶原酶提供 催化表面,后者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从而使血浆发生凝固。 (六)血浆血栓烷B2测定(TXB2) TXB2是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较TXA2更稳定的产物之一,有促血管收缩和促血 小板聚集的作用。TXA2与PGI2具有平衡作用。 诊断学(第9版) 二、诊 断 试 验 凝血因子检测 第三节 (一)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APTT延长 见于多种因子缺乏,以及抗凝物质增多 APTT是监测普通肝素和诊断狼疮抗凝物质的常用试验 APTT缩短 灵敏度和特异度差 (二)凝血时间(CT) 本试验是反映由因子Ⅻ被负电荷表面(玻璃等)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即反映内源凝血系统的凝血过程。 CT延长见于:因子Ⅷ、Ⅸ、Ⅺ明显减少,即依次分别为血友病A、B和因子Ⅺ缺乏症;凝血酶原、因子V、X等重度减少,如严重的肝损伤等;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如纤维蛋白(原)减少症、DIC等;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时;纤溶亢进使纤维蛋白原降解增加时;循环抗凝物质增加,如肝素和类肝素物质增多等;DIC,尤其在失代偿期或显性DIC时CT延长。 诊断学(第9版) 一、筛 检 试 验 (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PT延长 PT缩短 PTR及INR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 诊断学(第9版) 一、筛 检 试 验 血浆凝血因子Ⅷ、Ⅸ、Ⅺ、Ⅻ促凝活性测定 血浆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测定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血浆因子ⅩⅢ定性试验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测定 诊断学(第9版) 二、诊 断 试 验 抗凝系统检测 第四节 一、病理性抗凝物质筛检试验 1.血浆凝血酶时间 测定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凝血酶溶液,到开始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 2.血浆凝血酶时间甲苯胺蓝纠正试验或血浆游离肝素时间 在TT延长的受检血浆中加入少量甲苯胺蓝,再测定TT。若延长的TT恢复至正常或明显缩短,则表示受检血浆中有类肝素物质存在或肝素增多;若不缩短,则表示受检血浆中存在其他抗凝血酶类物质或缺乏纤维蛋白原。 3.APTT交叉试验 延长的APTT,若能被1/2量的正常新鲜血浆所纠正,表示受检血浆中可能缺乏凝血因子;若不能纠正则表示受检血浆中可能存在抗凝物质。 诊断学(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