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盘点最常见的年金险误区,每一条都有可能成为客户退保的理由
管理资源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假如客户来退保,他给出这样的退保理由,你会如何处理 理财类保险的销售难度,要大于健康险。健康险得病给赔,花销给报,讲清楚保的什么责任,以及赔付的标准,基本就能签单了,毕竟健康也是刚需。
但理财险,特别是年金保险,与固定返还、利率、追加、领取年限、时间等因素息息相关,理解门槛高,卖保险的学起来都费劲,更别说买保险的了。 所以这两年,在退保黑产的鼓吹下,年金险退保的多,也就不难理解。甚至年金险在有些消费者眼中,就像《大内密探零零发》里的这招‘天外飞仙’让人看不懂,感觉自己被耍了。 给大家科普一下相关的知识,还年金险一个‘清白’。 交满期本金都领不回来,买它干嘛
股神巴菲特说过:‘投资第一准则就是保证本金安全,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条,请参考第一条’。这句经典名言,也成了万千投资者奉行的投资理念。 注重本金安全,这并没错。但是这个理念用过度了,就成了反智。现在有很多消费者,根本分不清‘银行’与‘保险’的区别,总是拿银行的功能来衡量保险。 年金险最大的核心,是用现在确定的保费,换取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通过账户时间+复利的运作,让年老的自己有笔不断增值且灵活的财富。
交满期能把本金领走的年金险,就是好产品?做不到这一点的,都是垃圾?那多数人要失望了,目前市面上年金险多数都做不到‘交满期就把累计所交保费一次性领出’,就算是加上退保的现金价值,离本金还是有些差距的。 就好比买了辆轿车,开了几年突然问‘怎么不能像别的货车那样一次性拉那么多货’一样荒谬。你买的是轿车,拉货的是货车,把自己的期待强加于产品之上,满足不了就怪产品?况且轿车销售时也不会告诉你:你是用它来拉货的。 2、年金险的收益,还不如存银行赚的多 想退保的丈夫是这样对比年金和银行的:一年交1.5万,交10年,保险公司返还年金3250元。我这15万放到银行,按3.5%利率算,光利息就5250元,买保险还是不划算。 听起来很合理对不对?仔细一想就知道这种对比没有意义。这15万是‘一次性’放到银行,才有5250元的利息,而保费是每年1.5万这样交的。
按照这种混乱的逻辑,把那15万追加到年金险自带的账户里,目前现行5%的万能账户很常见,收益能达到7500多,而且还是复利计息,它不更高? 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将来银行利率能不能一直保持3.5%,谁也说不准,但保险就有保底的利率写进合同,保险理财的好处是长期锁定收益,复利增值。
想真正理解年金险的功能,就要放弃‘存款’思维,它并不像存银行那样把你交的保费存起来生息,而是用每年1.5万交10年作为代价,换取一辈子每年返3250元,这笔钱在不领的情况下进入专属账户复利生息。 以后的钱会通货膨胀,钱都不当钱用了
因为‘通货膨胀’而退保的,目前还没见过,但总有人会时不时的提起:买保险不划算,就算复利收益不错,但以后钱都贬值了,还有什么用? 不是买了保险钱才通涨,而是钱放在哪里都通胀。正是因为通货膨胀不可避免,所以我们才要选择能复利增值的年金险来对抗它。为什么选择年金险对抗通胀?因为它比其他方式抗通胀要占优势。在利率方面,现在的银行利息快跑不赢通胀了,而且将来利息下行已成趋势,存银行抗通胀的方式,暂时Pass掉。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