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标准 > 行业标准 > 地方标准 > DB34T_1091-2009绿色食品(A级)萝卜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4T_1091-2009绿色食品(A级)萝卜生产技术规程PDF

胡萝卜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DB34T 绿色食品
资料大小:168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4/16(发布于北京)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1091—2009绿色食品(A级)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Green-food(Grade A) Radish Production Technique Regulation 2009-12-10发布2009-12-1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1091—2009前言为更好地帮助农民实施规范化生产,进一步提高萝卜准化栽培水平,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蔬菜副食品,根据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GB18406.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和NY/T 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等,结合本省萝卜生产实际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等单位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宿州种苗研究所、安徽省福四方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才宇、刘天宝、任怀富、朱培蕾、刘军霞、王朋成、赵贵云、左乐韬。本标准首次发布。免费下载 DB34/T 1091—2009绿色食品(A级)萝卜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萝卜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类型、施肥原则、生产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建立生产技术档案。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A级)萝卜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 745绿色食品 根菜类蔬菜NY/T 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391 的规定。以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的沙质壤土为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4生产技术4.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的品种。种子纯度≥ 90 %,净度≥ 97 %,发芽率≥ 96 %,水分≤ 8 %。4.2整地施基肥栽培田块早耕多翻,耕地的深度根据品种而定,大型品种需深耕 30 cm以上。施肥按 NY/T 394 的规定执行。不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使用未达到无害化指标、重金属超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量应占总施肥量的 70 %以上,通常每667m 撒施经无害化处理的厩肥 2500 kg~3000 kg、草木灰 50 kg、过磷酸钙 25 kg~50 kg,耕入2土中,肥土混匀,打碎耙平作畦。大型品种多高畦栽培,畦高 20 cm~30 cm,畦间距 50 cm~60 cm,每畦种 2 行;中型品种,畦高 15 cm~20 cm,畦间距 35 cm~70 cm;小型品种多采用平畦栽培。4.3播种4.3.1播种量大型品种每 667m用种量为 0.5 kg;中型品种为 0.8 kg~1.0 kg;小型品种为 1.5 kg~2.0 kg。24.3.2播种时间4.3.2.1秋冬萝卜秋种冬收,生长期 60 d~120 d。多为大型种和中型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收期迟,耐贮藏。4.3.2.2冬春萝卜 DB34/T 1091—2009适于江南等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10 月播种,露地越冬,2 月~3 月收获。要求耐寒性强、抽薹迟、不易空心。4.3.2.3春夏萝卜2月~3月播种,4月~6月收获,生育期 45 d~70 d,要求抽薹晚。4.3.2.4夏秋萝卜6月~7月播种,8月~9月收获,要求耐热。4.3.2.5四季萝卜生长期短,除严寒酷暑外,四季可种,要求适应性强、抽薹迟。4.3.3播种方式大型品种多采用穴播;中型品种多采用条播方式;小型品种可用条播或撒播方式。播种时有先浇水播种后盖土和先播种盖土后再浇水两种方式。平畦撒播多采用前者,适合寒冷季节;高畦穴播多采用后者,适合高温季节。4.3.4行株距大型品种,行距 30cm~60cm,株距20cm~30cm;中型品种,行距25cm~30cm,株距15cm~20 cm;小型品种,行距 10 cm~15 cm,株距 8 cm~10 cm。4.4田间管理4.4.1间苗定苗以早间苗、晚定苗为原则,保证苗全苗壮。一般在第 1 片真叶展开时,第 1 次间苗,拔除受病虫侵害及细弱的幼苗、病苗、畸形苗和不具有原品种特征的苗,每穴留苗 3 株~5 株。当幼苗具 2 片~3 片真叶时,第 2 次间苗,每穴留苗 2 株~3 株。当具 5 片~6 片真叶时,按规定的株距定苗。4.4.2中耕除草与培土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除草。第 1、2 次间苗时,浅中耕,锄松表土,最后 1 次间苗时,深中耕,并培土。4.4.3浇水根据生长状况、降雨、温度、土质、地下水位、空气和土壤湿度等,合理灌溉。4.4.3.1发芽期播后充分浇水,土壤有效含水量宜在 80 %以上。干旱年份,夏秋萝卜采取“三水齐苗”,即播后浇 1 次水,出苗浇 1 次水,齐苗浇 1 次水。4.4.3.2幼苗期苗期遵循“少浇勤浇”的原则,土壤有效含水量宜在 60 %以上。前期适当少浇水蹲苗。4.4.3.3叶生长盛期此期适量灌溉,以“地不干不浇,地发白才浇”为原则,浇水量适当增加。4.4.3.4肉质根生长盛期此期应充分均匀浇水,土壤有效含水量宜在 70 %~80 %以上。生长后期仍应适当浇水。4.4.4追肥基肥充足而生长期短的品种,可以少施或不施追肥。大型品种,需分期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等确定追肥时间。一般,在定苗后结合中耕除草,每667m施尿素 8 kg~10 kg;肉质根生长盛期,每667m施完全复22合肥 25 kg~50 kg。收获前 20 天内不应使用速效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