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概论 近红外发展史5 近红外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6 近红外在药品快速识别领域中的应用............9 近红外药品快速识别理论的提出及理论分析...............ro 参考文献................................13 第二部分 近红外药品快速识别体系的总体设想及可行性研究 近红外药品快速识别体系的总体设想16 建立近红外药品快速识别体系的可行性研究,17 结论,.....72 参考文献72 第三部分 仪器的误差控制与模型传递 仪器的选择73 仪器的误差控制,86 模型传递104 结论110 参考文献,lro 文献综述 近红外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IH 参考文献1巧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117 致谢,118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学位报告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假药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之一制假!售假不仅 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还给合法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的药品监督检验 资源比较匾乏,药品监督的覆盖面小,因此如何解决药品监督检验人员在农村及 偏远地区进行现场技术监督!检查,有效提高现场监督!检查的频率和质量是目 前国内打击假劣药品的关键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展开了如何建立近红外药品快速识别体系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本报告以大环内酷类抗生素片剂为例,对如何建立通用型的近红外定性和定 量分析模型用于识别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品种药品以及如何将这些模型用于不 同的近红外光谱仪(即模型传递)做了可行性研究 对于近红外定性分析,本报告围绕样品!谱段和预处理方法的选择以及建模 方法的优化等几个方面,对建立通用型近红外定性分析模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并总结出建立此类模型的一般思路: 1.结构相近的同系物药物放在一组进行识别,再根据其制剂(粉针剂!胶囊剂! 片剂)的形式,分别建立模型 2.尽量使训练集光谱差异均匀化,保证闽值的合理性 3.对于同一个药物,采用两步鉴别的方案第一步识别模型,利用同系物药物 近红外图谱的差异(必要时利用相对较窄的特征谱段),主要解决模型中同 系物之间的相互混淆问题;第二步确证模型,利用较宽的谱段,解决可能与 模型外品种的混淆问题,提高模型鉴别的准确性 4.以欧式距离法计算光谱距离,将样本代表性不足对模型的影响降为最低依 据统计学规律合理调整闽值,使模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对于近红外定量分析,分别选择了18个厂家的78批罗红霉素(浓度范围 19.49%一73.86%%)和36个厂家66批唬乙红霉素非铝塑包装片剂(浓度范围 28.12%一70.87%)建立了两个定量分析模型对于罗红霉素模型,交叉验证均方 差和预测均方差分别为1.84%和1.45%,而唬乙红霉素为2.31%和2.16%根据ICH 的指导原则对两个模型的专属性!线性!准确度!精密度以及粗放性和模型传递 进行了评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学位报告中文摘要 由于所建立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将被大规模的应用在基层现场,所以在不同仪 器上的模型传递也是本报告考察的重点之一以同一厂家生产的52台傅里叶变换 型近红外光谱仪为例,从仪器的稳定性!参数的设置以及误差控制等几个方面着 手对模型传递的准确性进行了探讨和评价 所有实验结果表明:建立通用型的近红外定性和定量分析模型用于快速的鉴 别和定量来自不同厂家的同一品种药物是可行的,通过选择合适的仪器并对产生 误差的因素加以严格的控制可以实现这些模型在不同仪器上的直接无缝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