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018年8月17日 8月观澜经济研究 2 机构7月外贸数据点评 券商核心观点 招商证券 7月出口同比增速为12.2%,人民币值同比增速为6%,略高于6月水平,美元增速较为稳定, 人民币增速回升或受人民币汇率贬值带来的汇兑层面的影响。从海外经济数据看,美国经济 总体保持强劲,欧洲短期现企稳迹象,全球需求温和震荡,分国别来看,7月对美、欧、日 出口增速分别为11.2%、9.5%、12.3%,对欧美出口增速小幅回落,对日增速上升,对韩国、 东盟、巴西、印度、俄罗斯出口同比分别为8.2%、15.4%、8.2%、14.8%、11%,对巴西出口 增速继续下降。7月进口同比增速为27.3%,人民币值同比增速为20.9%,均较6月水平大幅回 升,印证了我们此前的判断,即上月进口全面偏低主要受进口节奏的影响,不能代表内需的 显著下滑。从今年上半年的进口分项数据看,消费需求(海鲜、水果、坚果、食品饮料、化 妆品、包、鞋帽、纺织品等)和制造业投资相关的需求(有色金属、机电、光学、医疗仪器 、加工机床、ABS树脂)较为强劲,与过去基建、地产投资的相关性下降。7月原油、铁矿砂 、钢材、铜进口量同比增速分别为3.7%、4.3%、4.8%、15.9%,钢材、铁矿石进口较上半年 有所回升,原油进口有所下降。此外,本月的加工贸易进口大幅上升并明显高于出口增速, 这种情况往往较难持续,可能意味着下月会出现回落。 申万宏源 按美元计价,中国7月出口增长12.2%,前值11.2%,预期11%;进口增长27.3%,前值14.1%, 预期17%。7月贸易顺差280.5亿元美元,前值416.1亿美元。进口受需求延后和基数效应推升, 出口受贸易摩擦影响尚不明显。国内政策来看,7月是消费品关税下调的第一个月,叠加6月 需求延后效应((见《汽车进口延后VS大豆进口抢跑——2018年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汽车7月进口额增速从6月-55.6%跳升至72%。基数效应来看,7月进出口的基数均较 低。2017年7月进口、出口环比分别-4.1%、-1.4%,明显低于2015-2016年进口、出口环比平均 增速4.1%、6%。贸易摩擦方面,7月6日开始美国对自华340亿美元进口额加征25%的关税,7 月美国占中国出口比重略降0.4个百分点至19.2%,同期欧盟占比略降0.3个百分点至16.7%。随 着基数抬升和政策扰动退却,预计8月进口增长20%,考虑到全球经济边际转弱,预计8月出 口增长11%。 国金证券 贸易战对中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的影响将逐渐显现。7月外贸数据总体好于预期,但从季 调后的数据来看,一方面其对出口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另一方面其影响时间可能偏滞后、 而且更长久。首先,贸易战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开始逐渐显现。从总量来看,中国对美国的出 口增速开始有所下降(7月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至11.2%,6月为12.5%),尤其是这种下降还 是在去年基数较低的情形下出现的。其次,企业通过转口贸易来应对贸易战,但这将推升企 业成本,侵蚀企业利润。从数据上看,7月中国对日本和香港的出口增速回升较多,意味着 企业更多通过转口贸易来规避中美贸易战引发的高关税。这在短期虽然能够部分削弱贸易战 对出口企业的影响,但长期将对企业影响形成负面影响。第三,进口的超预期难以持续。当 前的进口主要是由于企业担忧贸易战范围扩大,而进行的提前备货,从PMI的出口订单,以 及国内的整体需求来看,均不支持进口增速的大幅上升,这意味着进口的高增速或难持续。 第四,贸易战对进口价格的影响推升了输入型通胀预期。从进口的价格来看,大宗商品(尤 其与中美贸易战相关的大豆和豆粕)价格上升明显。从宏观看,这可能导致输入型通胀压力 上升,叠加国内需求下降,可能带来滞涨风险;从微观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在需求下降 的背景下难以向下游传导,不利于企业盈利。总体来看,贸易战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开始显 现,进口的高增速难以持续,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在3季度进一步加大。 华泰证券 海关总署7月份出口增速数据按人民币计价为6%,按美元计价为12.2%,Wind公布的人民币 计价预期为10.3%。我们预计出口增速按人民币计价为2.4%,按美元计价为6.7%。出口增速 好于预期的原因可能是对贸易摩擦加剧的担忧所推动的出口前移,以及中美贸易摩擦情况 下,我们更倾向于增进同其他经济体间的经贸关系。7月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同比增速为 15.4%,对俄罗斯的出口同比增速为11%。美国7月上旬公布2000亿美元加征关税商品清单, 促使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我们认为,未来如果出口变差可能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我 国预计会加大基建对冲。主要国家出口贸易增速放缓,发达经济体PMI数据持续波动。欧元 区PMI数据前期连续6个月下行,7月首度微弱升至55.1,日本PMI降至51.6,美国PMI自连续 三个月的强劲增长后降至58.1,全球经济复苏趋势走弱,继续呈现不确定性,对我国出口可 能存在负面影响。7月贸易差额为280.5亿美元,相比6月的416.1亿美元,单月差额收窄。在我 国出口承压、进口较强的条件下,贸易差额虽然为正,但未来可能仍然维持低位,对GDP的 正向拉动作用边际减弱。从经常项目对汇率的影响看,贸易顺差会倒逼人民币升值,而贸易 顺差的减少会引起人民币的贬值压力。美国贸易差额4个月来首次扩大,但可能是美元走强 因素所致,未来贸易政策与中美贸易摩擦继续存在不确定性。 兴业证券 出口:对美出口小幅下降,贸易摩擦影响尚不明显。2018年7月中国对外出口同比以美元计价 为12.2%,以人民币计价为6.0%,均高于市场预期。虽然7月6日起,中美之间第一批340亿美 元的商品征税方案进入执行期,但7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仅从前月的12.5%小幅回落至 11.2%,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此前的报告《美国加码两千亿:策略、影响及展望》中我 们提供了贸易摩擦影响的算法,以目前当前340亿商品征收25%的关税的情况来看,我们估测 对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的均衡影响约为2.8%,本身并非太大。而在8月23日之后,中美双方将 对16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届时均衡影响将上升至4%。整体而言,在去年低基数情 况下,贸易摩擦对中国7月出口的影响尚不明显。进口:大豆进口下降,汽车、机电上升。7 月中国进口同比增速美元计价为27.3%,按人民币计价为20.9%,大幅高于市场预期。分产品 来看,其中原油、汽车、机电产品等进口增速上升,而铜、大豆等商品进口增速出现下降。 分国家地区来看,来自欧盟、日本、东南亚和美国的进口增速都出现大幅上升。7月进口增 速的大幅反弹建立在6月的低基数之上,今年贸易数据波动较大,可能是受贸易摩擦升温影 响。考虑到近期国内经济压力有所上升,进口增长的持续性存疑。 中信建投 出口增速稳中有升,进口增速回升较快,进口、出口增速均高于市场预期。以美元、人民币 计价进口增速分别较上月回升13.2、14.9个百分点,以美元、人民币计价出口增速分别较上月 回升1.0、2.9个百分点。进口增速的回升同PMI进口分项及内需回落相背离。出口方面,美欧 日PMI显示外需边际走弱,新出口订单PMI分项继续处于收缩区间,与出口增速的变动有所 背离。农产品进口增速加速回落、汽车进口大幅回升。农产品进口增速5.0%,比上月回落 13.4个百分点。鲜、干水果及坚果、食用植物油进口增速回升,其中食用植物油进口增速大 幅回升至73.7%,大豆、谷物、谷物粉进口增速大幅下滑,由正转负,其中谷物、谷物粉进 口增速大幅下滑至-39.19%,大豆进口增速下滑至-11.97%,或与贸易战有关。工业品方面, 金属加工机床进口增速回升由负转正,原油进口增速加速上升,铁矿砂及其精矿、成品油、 初级形状的塑料、纸浆、钢材进口增速均有所回升,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增速小幅下降。 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同比由降转升,增长72.01%,考虑到6月汽车进口和7月汽车消费均下 滑,7月汽车进口回升或与关税政策及预期的短期扰动有关。2018年8月17日 8月观澜经济研究 3机构7月金融数据点评券商核心观点 海通证券 社融增速继续回落。7月新增社融总量1.04万亿,其中7月对实体发放贷款增加1.29万亿,同比 多增3700亿;表外非标融资继续大幅萎缩,委托、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合计减少 约4900亿,同比少增4200亿;债券和股票融资均同比少增300多亿。7月信贷投放继续加大, 但表外融资也继续萎缩,社融整体同比少增1200亿。宽松格局持续,难改社融下行。7月起央 行实施定向降准,释放资金规模约7000亿元,二季度末超储率处于1.7%的相对高位,当前 DR007在2.3%左右低位,货币宽松仍将延续。近期银行在指导下加强了信贷投放,但整体需 求走弱,且表外非标融资也在继续萎缩,社融增速仍是下行趋势。经济下行和债务违约仍是 未来需要面对的两大风险。 长江证券 转型框架下,政策维稳与传统“稳增长”明显不同,不会全面刺激、“走老路”,政策更加 注重结构调整。去年底以来信用收缩的滞后影响,或使总量经济承压。新增信贷高于去年同 期,主因票据冲量和非银贷款增加,融资需求总体仍偏弱新增信贷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主因 票据冲量和非银贷款增加,中长期贷款略有增加、短期贷款有所下降。7月,新增贷款1.45万 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6278亿元,票据融资和非银贷款显著高于去年同期,企业短期贷款净 减少、中长期贷款略高于去年同期,居民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具体分 项来看,新增票据融资2388亿元,去年同期净减少1662亿元,银行借助票据冲量的现象在近 几个月表现较为明显,或反映企业融资需求走弱、银行谨慎放贷;企业中长期贷款4875亿元 、略高于去年同期,短期贷款净减少;居民中长期和短期贷款均有所增加;非银贷款1582亿 元,去年同期净减少851亿元。 华创证券 在政策面的支持下,7月信贷大幅放量至1.45万亿。从投向上来看,银行规避风险的意图依然 明显,票据融资和非银贷款保持高增,风险较低的居民按揭偏强;而房开贷受限,银行对基 建融资偏谨慎导致对公中长期贷款并未明显增加。非银与居民存款超季节性拉动M2超预期反 弹至8.5%。M1大幅低于预期下行至5.1%,一方面或反映了7月工业企业利润有回落压力,另 外,也与7月银行对企业的短贷低于季节性有关。新口径下7月社融存量增速录得10.3%,较前 值下行0.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