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XX
解读保险之本质:另类金融
一、现象:冰火两重天
二、声音:一身兼多职
三、本质:冷钱不怕热炒
四、价值:巴菲特+护城河
五、机会:家庭财富再分配
目 录
保险销售社会形象不佳
因为供需错配导致保险销售的诸多问题
客户:不注重保障利益、注重理财收益;
销售人员:不重视客户需求、重视销售利益;
保险公司:关心短期竞争、忽略了长期发展
……
保险销售与顾客维权的报道屡见不鲜
保险资金受到热烈追捧
保险资金在股市的动作受到各方面积极关注
销售端与投资端的形象差异
保险行业形象的两个极端
保险销售业务端
保险资金投资端
销售队伍的草根性
销售人员平均学历低、待遇低、留存率低
保障型产品不易接受
存在误解和不信任感
保险的市场口碑较差
专业销售技能欠缺、社会地位不高、口碑负面
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
2014年行业总资产超10万亿、权益类投资规模上限达3万亿
保险资金投资创新积极
“投资新政”实施,保险资金投资限制放开,投资动作迅猛
一、现象:冰火两重天
二、声音:一身兼多职
三、本质:冷钱不怕热炒
四、价值:巴菲特+护城河
五、机会:家庭财富再分配
目 录
社会对保险的评价往往基于一面
风险保障的声音:产品保什么?风险发生后能赔多少?
收益比较的声音: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收益性如何?与银行存款的本金和利息比较?满期能否退回所交的保险金?产品净值的高低或结算利率的比较?
服务比较的声音:哪家公司理赔快?客户服务及时到位?
与社保交叉的声音:交费多少与保额多少,商业保险划算吗
投资实力的声音:参与国家大型项目、参股其他金融机构、控股大型上市公司?
消费者维权的声音:银行存款变成了保单?保险非法集资后跑路?
社会慈善的声音:灾难发生后保险公司理赔和捐赠的行动?涉及金额的多少?等等……
日常生活中社会对保险总有各种发声,难以分辨……
“三位一体”全面认识保险
金融服务
储蓄与投资
财富管理
社会保障
风险保障
社会管理
企业年金
健康管理
养老看护 (地产)
收支服务
物流、服务
保险业
保险业的职能定位:风险保障 + 资金融通 + 社会管理
—与生命观、风险观、金钱观、价值观紧密相关
—与金融服务相融
—与社保体系交叉
—与社会治理关联
—经营链条长
—保单跨期长
—行业关联广
—风险来源广
保险的多面性决定其另类金融特征
保险是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金融属性复合产品的叠加
XX
一、现象:冰火两重天
二、声音:一身兼多职
三、本质:冷钱不怕热炒
四、价值:巴菲特+护城河
五、机会:家庭财富再分配
目 录
“冷钱”与“热钱”的区分
通过现金流特征区分保险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
保险业务与银行业务的“冷热比较”
资本监管
资产负债匹配
取得成本
产品设计
保险业务
银行业务
保险无本金概念,负债成本由预定费用构成;
银行有本金概念,产品中不能预定费用;
既有取得成本(销售佣金),又有预期负债成本;责任准备金构成保险公司负债;
没有取得成本,只有预期负债成本;储户存款构成银行负债;
负债久期长于资产久期,容易产生利差损问题和再投资风险;
资产久期长于负债久期,容易产生流动性问题;
从偿一代注重负债计量到偿二代资产负债并重、偏向负债;
巴塞尔协议II偏向资产计量;
冷钱属性延伸保险价值链
参与医疗管理基金;地方社保、企业年金;投连险
-大量参与结构化产品(ABS、MBS)、非标产品(混合债等)、PE\VC
大量参与地产业务:REITS、养老地产(有产权\无产权)、反向抵押、ME等
一、现象:冰火两重天
二、声音:一身兼多职
三、本质:冷钱不怕热炒
四、价值:巴菲特+护城河
五、机会:家庭财富再分配
目 录
财险的核心价值:巴菲特模式
承保收入:100
—理赔成本:60
—运营成本:35
承保利润: 5
举例:
低成本甚至负成本的浮存金,是财险公司的核心价值,可用于长期投资
以财险为核心的控股模式是巴菲特模式
承保收入
浮存金
寿险的核心价值:“护城河”理论
“一次销售、多次收入” 积累巨额资金,产生续期的滚雪球效应,是寿险公司的核心价值
第n年 100
累积收入:n ×100
以寿险为核心的控股模式是护城河理论
承保收入: 第1年 100
续期收入: 第2年 100
举例:
…
0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