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组织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MBA论文_房地产公司激励策略的研究—基于K集团合伙人激励计划的案例分析(67页)

MBA论文_房地产公司激励策略的研究—基于K集团合伙人激励计划的案例分析(67页)

资料大小:1260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12/8(发布于北京)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摘 要
房地产合伙人激励制度是针对房地产企业的激励制度,员工通过项目跟投持股等
方式变为企业“合伙人”,将利益趋向目标和企业同步,并将两者的利益紧密且持续
的联系在一起,“利益同享,风险共担”,这种激励方式利于房地产企业价值的长期提
升,是一种很有效的可持续的激励方式。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
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房地产青铜时代的到来,在激烈的竞争中,土地和资金
等生产要素已经难以建立绝对优势,而人才的作用和地位在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展中将
日益显著,所以,房地产企业核心要素将逐步变成管控模式和专业人才的竞争。而对
房地产企业来说,一直都希望可以实现对员工的激励的同时,也能够实现企业的绩效
成长,因此,房地产合伙人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长期的激励方式,逐渐受到房
地产企业的青睐,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
K 集团是一家香港上市的房地产企业,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产品已经遍布全球
百余城市,拥有业主逾百万,涵盖建筑、装修、设计、物业管理、酒店开发及管理、
教育等多个行业。本文带着 K 集团目前影响企业运营的人才流失和协同性弱等问题,
通过对 K 集团经营现状、商业模式选择及其内在驱动因素的研究,结合行业内合伙人
制度的实施情况,以及 K 集团现有激励制度的不足,分析了合伙人激励策略的实施可
行性和必要性,编制了合伙人激励计划方案。并以 K 集团的广东某项目为案例,对合
伙人激励计划的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
目前,房地产的合伙人制度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模式和实施细节上还需逐
步完善,本文在最后也大胆展望,希望未来能在此激励理论基础上,建立新型房地产
生态系统。
关键词:
激励,合伙人,房地产,案例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房地产业横跨生产、流通、消费三大领域,在增加财政收入、
改善居住条件、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经济发
展等诸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被称作国民经济
发展的“晴雨表”。房地产业在 GDP 占比、扩大就业、市场需求、生产效率和资源节
约上,都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所以,不管房地产业发展如何起伏,房地产业在上
述几大指标上,依然起着无法忽视作用,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衣食住行”,虽然
在强调“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目标下,中央已能够容忍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开始
注重经济结构改革。但是产能的过剩、外部需求的疲弱、杠杆化的严重性,已经使得
实体经济下行,风险性有增无减。2014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 2015 年五大
项主要的经济工作任务,其中首要任务便是“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房地产行业讲究资金密集、科层结构、专业主义和管理精细,在经历过“躺着也
能把钱赚了”的黄金十年之后,“青铜时代”的来临,一定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伴
随着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滑,必然将会导致在房地产企业内部出现“离心”现象。再
外加互联网普及的冲击,在新环境下如何找到突破口,是房地产行业的关键所在。
从 2014 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14 中国房地产投资进一步下滑。在年后,虽然
房地产行业似乎看到些许转机回暖,但行业的生态已经逐步发生了改变,在这个过程
中,行业内部不断的调整,房地产超级大繁荣的时代已然完结。现在整个市场已经处
在供求关系相对平衡的状态,人口红利的褪去,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的主力劳动力人口
的下降,人均住房面积的提高,都标志着房地产已经走过需求高峰,虽然再一次走出
调整期,但可以预见的是,今年,再像 2008 年和 2011 年调整之后,重现价量齐飞的
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2015 年,房地产行业必然需要迎来新常态。
而对于房地产企业,也不再是只要可以拿到地,拥有足够资本就能获得较高利益
的时代。随着房地产行业“回归常态”,行业毛利率逐渐趋于平均。房地产企业要保
持一个相对有利的竞争地位,就必须细化市场,寻求差异化产品并兼顾性价比,尝试
更多的商业模式延伸服务。同时也要求房地产企业更加贴近本土市场,所以怎样把区
域或者地方公司做强,激活其经营活力,是所有规模房地产企业在最近几年都需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