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老年住宅 目录 前言 一、国外老年住宅分析 二、老年住宅研究成果 三、万科老年住宅尝试 前言 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 全球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72个 1999年全球老年人口已达到5.93亿 全球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11%。 世界百岁老人约14.5万 备注: 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标准是:0-14岁的少年在总人口中少于30%;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大于7%或60岁以上人口大于10%;中位年龄人口大于30岁。 建设部住宅需求课题提供 未来十年内,城镇仍然是两头小中间大的良好人口结构 往后,人口结构中的 40 岁以上人口比例逐渐增加 中国老龄化趋势 前言 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 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1/5。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 高龄化趋势显著。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高龄化趋势。 “未富先老”。 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目前平均达到2万美元左右。而我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1000美元。 “空巢”老人(即独居老人和仅与配偶居住在一起的老年人)迅速增加。 关于老年人居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四二一”的人口结构(一对夫妇同时赡养4个老人和1个小孩)愈加明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空巢老人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加。 城乡老龄人口差异被填平,农村养老问题严重。 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降低。人口流动已经填补了城乡在老龄化程度上的差异:乡村年龄在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8.1%,已经高于镇6.0%和城市6.7%的水平。 中国老龄化社会五大特点: 前言 第一部分国外老年住宅分析 1、发达国家老年住宅的背景 2、发达国家老年住宅的范例 3、结论 发达国家 1、发达国家老年住宅的研究背景 建立在“先富后老”基础上的养老模式 发达的生产力水平 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关注老年人的心理感受出发 1、发达国家老年住宅的研究背景 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 与家人同住的老人仅占老年家庭总数的1/4 截止到2002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已占德国总人口的24% 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以平均年龄为82岁的老年女性为主 20世纪90年代德国倡导“照料护理式住宅”,并迅速发展为德国老年住房的主要模式。 2、发达国家老年住宅的范例——德国 发达国家 “照料护理式住宅” 不来梅老年住宅 2、发达国家老年住宅的范例——德国 护理理念 环境理念 建筑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