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指物资及其载体的物理流动的动态过程。物流的基本任务是完成物资的储存和运输。围绕这一基本任务,物流还包括物资的计划、管理、检验、包装、配送、信息传输和载体的回收等全过程。由此可见,物流学是技术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范畴。它既是技术科学又是经济科学,是多学科的综合。既涉及到生产和运输等技术、又涉及到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和管理学。
现代化物流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系统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物流是利润的第三源泉。挖掘物流潜力,追求生产系统总体效益是很重要的。为此,自动化、计算机化、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商务化和智能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是现代生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为能迅速而完善地把商品送到用户手中,一个完整的物流配送体系除具备现代化和自动化的机械和计算机等硬件之外,还应具备功能齐全的软件系统,使商品的采购、保管、存储、订货、拣货、分类、流通加工及配送工作准确而快速。
物流配送中心高效率的经营,能促进生产、满足消费、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最少环节、最短距离、最低费用和最高效率的运作,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物流配送中心对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订货开单、集中分货、开箱拆零、拆包分装、入库登记、库存管理、统计查询、拣癣分类、盘点和编制报表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统一管理,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物流配送中心在物流业中作用极大,加速了商品流通,减少商品损耗,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降低了采购、验货和入库的费用,减少仓库面积、节约土地面积、人力和财力、提高了经营灵活性和工作效率。
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汽车物流体系。随着物流业务的不断扩大,汽车制造业对汽车产品物流配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适应上海汽车制造业对汽车零部件配送的要求,是上海汇中物流有限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
上海汇中物流有限公司正努力运用国外先进的物流配送技术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完善其仓储系统,满足上海汽车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努力实现成为全国一流的汽车另部件物流配送企业。
第一章概述
§1.1论文选题目的与研究背景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5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汽车工业的成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据统计,2003年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销售收入为3000亿元,约占整个汽车行业销售总额的1/3。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总额达47.1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其中,汽车(包括成套配件)出口4亿美元,零部件出口43.1亿美元,出口国家和地区超过100个。2004年1-2月,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8.7亿美元,同比增长39.9%。业内预计,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将达到其销售总额的40%以上。但是这与世界汽车工业先进国家相比仍比较落后。探其原因是:我们在一再强调整车制造重要性的同时,忽视了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以致造成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与汽车整车生产不配套,整车工业的总体水平一直上不去。因此,今天我们应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以及零部件与整车配套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约有100多家整车制造厂以及近3000家零部件制造厂。其中,只有少数几家汽车制造厂的年产量超过10万辆;而零部件生产企业则规模更孝更分散。每—个大型整车生产企业周围,都有数目庞大的零配件生产、供应企业群所构成的垂直分布的单一配套体系,如一汽、二汽的整车零配件配套体系均由上千家零配件生产企业构成。现有的以整车生产厂利益为中心的供应链模式,导致了给整车提供零配件配套的供应商的利益不能得到保证,从而打击了他们的经营积极性,使得整车零配件配套供应链整体竞争力较弱。为了满足整车生产厂的需要,每个零配件生产供应商都要在整车生产厂周围设配送仓库,配送仓库再根据生产指令进行工位配送。在配送到生产线之前,所有零配件均由供应商负责,从而增加了供应商的压力。整车生产厂由于面对许多仓库,其配送管理难度也很大,配送效率和及时性也大打折扣。
由于零配件生产厂分布地域广阔,供求双方信息交流困难,生产计划的调整和变化不能及时沟通,使整车生产厂的供应物流管理难度加大;而且由于采购供应物流系统信息不畅,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迟滞,造成生产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我国现行的主体汽车物流模式是供产销一体化的自营物流,即汽车产品原材料、零部件、辅助材料等的购进物流、汽车产品的制造物流与分销物流等活动全部由汽车制造企业完成。制造企业既是汽车生产活动的组织者、实施操作者,又是企业物流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在这种模式下,制造商对供应物流、制造物流及分销物流拥有完全的控制权,能够掌握第一手客户信息,虽然这种物流模式有利于改善客户服务和对整个物流进行协调与控制,但它使得零配件生产供应商处于被动的地位。
随着物流业务的不断扩大,供应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对汽车产品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柔性化提出了全新要求。要求制造商具有更强大的物流实力,不断加大对物流的投入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这些变化对自营物流而言,不但加重了制造商的资金负担,而且也不能充分发挥分工的经济优势,会降低汽车产品的总体物流效率。同时,自营物流居于整车生产企业自身,往往只从整车生产企业的利益出发,过多地强调保障整个生产的连续性,会要求零配件生产企业提供远大于实际需要的库存,这直接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研究和探讨汽车整车生产和零部件配套配送之间的关系是有一定意义的。
§1.2论文选题要解决的问题
汽车产业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上海汽车工业最大的亮点之一是通过轿车国产化的实战锻炼,初步建成了较为完整的轿车零部件生产体系和开发体系,零部件整体技术开发能力在国内处领先水平,有的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整车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而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又为桑塔纳轿车、别克轿车和其他车型的生产提供了扎实的配套基矗
上海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是在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国产化之初十分艰难,从2.7%起步;3年后,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只有3.9%,随着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的不断拓展,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达到了90%以上;七五期间,桑塔纳轿车的纵向投入和零部件的横向投入比例为1:1。到了八五期间,这一比例提高到了1:2。九五后,在上海通用项目和上海大众的新一轮建设中,按照浦东浦西联动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完善零部件制造体系。上汽集团结合产品结构调整,抓住国产化这个关键,对零部件企业进行了全面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