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专题论文 > 其他论文 > MBA毕业论文_成都市锦江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64页).rar

MBA毕业论文_成都市锦江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64页).rar

资料大小:118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8/4/19(发布于江苏)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MBA毕业论文《成都市锦江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64页).rar I 摘要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其社会、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它以独具特 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乡村旅游的主 要目标市场,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 色,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同时,它更是促进农村剩 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资源保护和打造生态个性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旅游快 速发展过程中,它也遇到影响其发展的问题或制约因素,我们需要在分析问题的 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城乡统筹。 锦江区作为成都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地区实现城乡统 筹,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2006年到2008年,锦江区的GDP连续3年保 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包含旅游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对地区GDP增长贡献突出,三 圣乡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与此同时,成都市其他四城区秉持各自 的比较优势,在乡村旅游产业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竞争日益激烈。本文针 对锦江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展开研究,为锦江区城乡统筹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建 议。 本文首先阐释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相 关理论,讲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其次进行了锦江区基于三圣乡旅游 发展的状况和农民收益分析。第三,论述了锦江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定位和具体实 践情况,重点阐述锦江区乡村旅游产业的运行模式。最后,提出了锦江区进一步 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和措施。 本文将乡村旅游产业的研究运用于锦江乡村旅游的发展,将时间跨度限定在 2003年至2009年,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第一,将国内外与锦江区"五朵金花"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对比。 第二,阐述锦江区"五朵金花"采取的"农民就地市民化"方式对成都全国统筹城 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义,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 景下,总结过去,找到出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致富、就业、社会保障等诸多问 题,是本文希望达到的目的,也是与时俱进的创新。 关键词:锦江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