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质量 > 质量认证 > ISO9000 > 某电子厂ISO9001、14001文件之制程管制程序18DOC

某电子厂ISO9001、14001文件之制程管制程序18DOC

benslee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1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7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5/4(发布于江苏)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某电子厂ISO9001、14001文件之制程管制程序18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版次
制/修订内容
制定人
审核人
生效日期
A/0 根据ISO9001:2008版和ISO14001:2004版标准要求首次發行核准人员
审核人员
制定人员
发行章
1. 目的
為確保品質穩定及維持品質之一致性。
2. 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所生產或代工之產品均適用之。
3. 名词定义

4. 职责
4.1 制造課:工程制程之管制。
4.2 工程課:新產品之量產制程技術跟蹤分析,制程失效模式效應分析與制程效率評估。
4.3 研發課:試產與其相關文件制作。
5. 內容
5.1 作業環境
5.1.1 作業環境之管制依《作業環境管理程序》辦理。
5.1.2 5S活動之推行與實施《作業環境管理程序》辦理。
5.2 生產準備
5.2.1 生管根據訂單需求合理排配,制定《物料領用狀況單》交由生產、品保及物管(倉儲),同時依據訂單數量及庫存原物料的狀況及時提出採購申請。
生產單位根據訂單要求,合理排配人員、機台,作好機器生產前的檢查點檢工作,模具的清理檢查,同時填寫《材料領用出庫單》向物管(倉儲)提出原物料的領料申請。
5.2.3 物管根據《物料領用出庫單》準備所需物料。
5.2.4 品保根據《物料領用狀況表》準備相關的《檢驗規格/檢驗規範》及相關《包裝規範/方式》。
5.2.5 生產部門根據《物料領用狀況表》領取所需物料,做好生產前的原物料準備。核對所領取的原物料必須有IQC“允收”或“挑選”或“特采”標簽及相關環保標簽。
5.3 制程作業管制
5.3.1 制程首件確認管制:IPQC須在生產前半小時內對上線之原材料進行核對,並抽取6PCS制品進行首件確認,測試產品性能並將數據記錄於《首件確認報告》,其中阻抗、DB值、FO值、音質測試、音箱外觀等取1PCS作為首件確認樣品。
5.3.2 發生問題之處理對策:制程中所有品質異常改善方法,首先應在PE的指導或確認下進行。成效追蹤及歸檔工作由品管課負責,詳細參照《矯正與預防措施程序》與《資料分析管理程序》。
5.3.3 制程不良管制:IPQC在巡線時,發現1PCS功能性不良,例如:無音,雜音,應立即開出《品質異常矯正單》找相關部門會簽並分析解決.當生產線不良 率達到3%,IPQC立即開出《品質異常矯正單》找相關部門會簽並分析解決.當不良率達到5%時,通知相關部門並停線,直到解決才可恢復生產.
5.3.4 不定期會議討論:必要時可由制造課主管召開生產協調會議以就產量、品質、交期等內容做討論,若發現生產狀況無法達成原定之預期時,須檢討出補救措施立即通知采購、生管、業務和品管以告知客戶或供應商。
5.3.5 環保產品產線班長在確認所用物料及設備、夾治具為環保後方可上線,依據相關環保明細,詳細參照《夾治具總覽表》、《首件確認報告》。
5.3.6 嚴格控制生產線之物料及半成品流程,實現可追溯性。
5.3.6.1 生產線上的材料及半成品必須用綠色標示卡標明其規格及機種編號,以示區分。
5.3.6.2 材料上線前IPQC須核對材料料號(必須有IQC PASS章)、規格與《物料領用狀況單》要相符合。
5.3.6.3 半成品完成後,先放置於半成品區,生產線必需填寫綠色標示卡給IPQC,IPQC依據《抽樣計劃表》和《製程檢驗管理程序》對半成品進行檢驗,經IPQC檢驗合格並貼有IPQC PASS標示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5.3.6.4 産品完成後,先放置於成品區,產線填寫《良品繳庫單》交品管QA進行相關之檢驗。
5.4 各制程人員須依工程制訂之《作業指導書》、《工藝流程圖》確認執行以確保品質。
5.4.1 所有制程作業要求之條件,包括相關之設備及人員如會影響品質均應加以明確規定,各項作業均應被監測及管制,管制項目要求參照《作業指導書》。
5.4.2 制程當時生產和出貨之產品須依《制程檢驗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