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介入科工作制度 介入病房护理制度
目录
第一部分:介入科的基本配备 1
一、 介入科设置 1
二、 介入科人员 1
第二部分:导管室管理制度 2
一、导管室的基本要求 2
二、导管室的管理 4
三、导管室工作人员的放射保护 7
第三部分:介入科病房管理制度 7
第四部分:介入病房护理制度 8
一、主班护士职责 8
二、责任班护士职责 8
三、连班护士职责 9
四、治疗班护士职责 9
五、帮班护士职责 9
六、大夜班护士职责 10
七、小夜班护士职责 10
八、早中晚帮班护士职责 11
九、护理班护士职责 11
十、护理员工作职责 11
第一部分:介入科的基本配备
介入科设置
介入科是影像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卫生部规定属于临床科室,科室管理上可以隶属于放射科,也可以成为独立科室。在科室设置上应包括介入科门诊、导管室和病房三部分。
介入科人员
医务人员
⑴ 正规医学院校毕业,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聘任证书”。
⑵ 来源于影像科、血管外科、神经内外科及其他临床科室的医师均可从事介入治疗工作,但必须经过相应介入放射学科专业培训3年以上,取得介入放射学专科证书。
⑶身体适应X线环境下工作。
护理人员
⑴正规护理院校毕业,取得“护士资格证书”。
⑵介入诊断和治疗涉及临床医学的各个系统的多种疾病,介入科导管室和病房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内外科和急症护理学技能,熟悉各种临床急重症的围手术期处理。
⑶导管室护士身体须适应X线环境下工作。
技师与工程师
⑴ 介入放射学的专科性和特殊性要求技术人员既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又要有全面的影像设备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⑵ 正规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或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专业、或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经过常规X线、CT和MRI专科培训,并取得DSA上岗证书。
⑶ 综合性介入放射学手术室专科培训2-3年,可以单独熟练配合医师开展血管内和血管外各种介入放射学技术,可以处理常见的影像设备技术故障和技术问题。
⑷ 身体适应X线环境下工作。
第二部分:导管室管理制度
一、导管室的基本要求
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