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运营治理 > 其他资料 > 《某大街桥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DOC

《某大街桥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DOC

chenzhi***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1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8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4/8(发布于海南)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红旗大街桥
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一、钻孔灌注桩项目概况
红旗大街桥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总计64根。其中桥台钻孔桩桩径为1.2m,桩长20m,数量20根;24米跨径桩直径1.5米,桩长38米,数量44根;钻孔桩C30水下混凝土总计3407.1m。桥址区地貌属华北冲积平原,地质主要以粉土、粉质黏土、中砂为主。
二、工艺流程
三、施工交底
1、施工准备
(1)施工布置
本项目的钻孔灌注桩0#、3#台直接在墩位处的原地面上平整场地,1#、2#墩需在河道中围堰,高度不小于水面1.0米。在桥区附近接通施工用水和施工用电,在孔位处埋设钢护筒,安装钻机进行钻孔桩施工,平整好的场地作为混凝土灌注、材料堆放的场所。泥浆池就地开挖,并兼有一个容积不小于4根钻孔桩出碴量(约400方),同时在钻孔过程中利用挖掘机和翻斗车随时清碴。
(2)钢护筒准备及埋设
护筒采用高1.5m,壁厚8mm,内径大于设计桩径20~40cm的优质板材卷制而成,保证不变形、不漏浆。埋置时护筒中心线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小于±50mm,竖直倾斜度不大于1%。
护筒采用挖坑埋设法,护筒底部和四周用粘质土分层夯实填筑,护筒高度高出地面0.3米。
(3)泥浆的要求
搅拌好的泥浆储备在泥浆池内,供循环使用,钻孔过程中还需不断补充和净化处理。
拌制好的泥浆指标如下:(易坍地层)
泥浆比重:冲击钻进时,入孔泥浆比重为1.2~1.4;
粘度:入孔泥浆粘度22~30Pa.s;
含砂率:泥浆含沙率不宜大于4%;
胶体率:不应小于95%;
PH值:8~11。
泥浆指标测定从开钻到终孔每隔2~4小时取样,检测孔口和孔底的泥浆指标并记录,以便于及时分析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指标,指导钻孔。此外对泥浆池内的泥浆指标经常检测,为处理泥浆提供依据。
2、钻孔
开钻前由技术人员复测钢护筒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合格后把钻头吊入护筒内,钻机就位后着重检查钻机是否平稳和牢固,保证钻进过程中不产生位移和沉陷,同时检查钻机的钻头中心和孔中心是否在同一垂线上。
钻孔过程中每班有专人检查、记录地质情况,并与设计地质图认真比较,及时填写钻孔原始记录。
在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钻机的水平情况,避免出现弯孔、斜孔。还应经常检查钻头直径,若钻头磨损严重,应及时修补和更换。钻孔时要注意观察孔内泥浆面的变化,是否有漏浆情况发生,始终保持孔内泥浆面处于正常水平。
正常钻进时参考地质资料,掌握地层变化情况,及时捞取碴样,判断土层,并与地质资料进行核对,根据核对判定的土层及时调整钻机的进尺。
起落钻头时速度要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避免撞击孔壁,造成坍孔。因故停钻时,要注意防止工具或其他铁件掉入孔内。同时将钻头提高距孔底5m以上,以防止埋钻。
终孔前后,严格控制泥浆指标,使其达到规定要求,减少孔底沉淀。
3、清孔及成孔检查
钻孔完成后,使用规范要求的探孔器检查孔深、孔径和孔底倾斜度。探孔器采用钢筋焊成一圆柱体,两端直径略收,便于起落,直径取钢筋笼直径加100mm控制,探孔器长度为设计孔径的4~6倍。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并符合终孔条件后,进行清孔。清孔泥浆比重控制在1.10~1.20,清孔时间以排出泥浆的含砂率与换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