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数据 > 情报数据 > 研究报告 >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性研究》中期报告DOCX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性研究》中期报告DOCX

bqys5407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音乐 音乐报告
资料大小:15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X(3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12/1(发布于北京)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8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性研究》中期报告DOCX”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21.1.19
立项号
2019XKT-XXYY015
课题名称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性研究》
负责人
王若阳
负责人
所在单位
课







《小学音乐新课标》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在小学欣赏教学课堂,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聆听音乐,学生的兴趣不高,且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欣赏音乐中时长表现出茫然、坐立不安、漫不经心等不良状态。所以如何上好每节音乐欣赏课,充分调动学生的欣赏兴趣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如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使用区别于传统音乐教学法进行教学,使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效果更佳,进行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为了更好的运用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下是开题以来的实践情况汇报:
一、线上线下集体备课,在教研中明确课题的实践方向。
因为工作的调动,课题组成员分散到了不同学校,但为了更深入研究本课题,成员定期开展线上集体备课及教研活动,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们在交流中得到收益,感受到自身学习的重要性。自开题以来我们组织了关于体态律动教学法专题研讨活动,比如:“如何把体态律动融入到音乐欣赏课当中”、“如何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上好一节小学音乐欣赏课”等话题。校领导提出建议:课题研究要注重开展的实效性,应该说在每一次课题研究活动中,成员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改变。
二、课题深入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为实践服务。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渠道,我们只有不断地尝试有效性的音乐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我们采用了一课多教、同课异构等研究的策略。
1、一课多教。
???课题研讨课只有有针对性地不断改进设计,才能推出比较成熟的课。如王若阳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欣赏课《故乡是北京》,每一次全体成员都集体听课、帮助磨课,在对一节课的反复研究中,有力地提升了对教材及课堂的把握能力,也体现了我们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
2、同课异构。
郑颖涵老师和张洪歌老师的《玩具兵进行曲》的同课异构让大家学习了很多。她们共同钻研教材,体现了她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体现了她们对教学个性和学生特点的正确把握。
本学期课题组成员都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上了一节音乐欣赏课。各成员之间互相随堂听课,使课题研究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开展起来,真正做到课题研究日常化。
三、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效。
经过实践探索,课题组成员不仅学习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还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课堂高效教学。
1、体态律动教学法更能活跃课堂的气氛,通过音乐创设情境,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让他们跟着老师的身体律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2、与传统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相比,精心设计的身体律动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促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意境,提升了课程的兴趣是提升的,对抽象音乐要素的理解及感知也有所提高。
???3、运用动感的肢体语言,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加上音乐老师生动形象的语音,让音乐欣赏过程充满激情。多次实践下来,学生能够自主聆听音乐,在教师不透露内容的情况下,分辨一些基本的音乐要素,或体会音乐内涵情感,例如能够分辨音高音低,能够听辨乐曲中反复出现的某一节奏等,在音乐要素上的学习成效明显有进步。
四、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
1、形成12个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体态律动示范视频。
2、撰写出12篇体现体态律动活动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3、撰写出6篇体态律动实践课的教学反思与心得。
4、王若阳老师的课题研究论文《将体态律动运用于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实践性研究》已拟发表。
五、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
1、对达尔克罗兹音乐理论体系、体态律动教学法作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与剖析。
2、在下学期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