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职责履行情况考核表
业务部
接受考核部门
考核日期
考核人员
制度名称
检查考核内容及标准
考核方法
执行现状
考核结果
负责人:
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核制度
1、业务部向首营企业索取加盖原印章的一证一照的复印件
2、索要GSP、GMP证书的复印件
3、供货方销售员提供法人授权委托书
4、销售员身份证复印件
5、首营企业按程序报批,无漏报
6.业务部按规定索取资料,填报首营品种审批表
7.、首营品种无漏报、漏审及先购后审现象
8.审核职责明确,管理有效
9.档案资料齐全,保管妥善
质量查询
管理制度
有专人负责质量查询工作
查询员验证查询的凭证是否齐全、有效
查询记录详细,内容完整
处理结果要在7个工作日内回复
质量投诉
管理制度
专人负责质量投诉工作
接到投诉后,详细填写《质量投诉记录》
认真对待、处理客户投诉,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4.质管部对投诉内容、调查处理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制度
1.销售业务员收集的可疑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上报质管部。
2.质管部收到不良反应报告后及时向生产厂家进行咨询,并组织分析原因;认定是否为不良反应。
3.经查询分析确属药品不良反应的,及时向不良反应监测部门报告,并通知厂家。
4.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不能避重就轻,隐满不报。
不合格药品
管理制度
验收中发现不合格药品不得入库,应存放于不合格区,标识明显。
在库检查与出库复核中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和发运,将药品移放不合格品区
已售出药品发现不合格,应追回,放入不合格品区。
不合格品的报损、销毁应符合规定。
不合格品的报损和销毁等记录真实、完整,妥善保管
药品退货
管理制度
退货药品专区存放,专帐记录
销后退回药品均应重新验收,明确结论,合格后方可入库;不合格的入不合格品区,
因非质量原因需要退货的,业务部填写《药品退货通知单》
退货记录完整、准确、规范、手续、签名齐全,并按规定保存
进口药品
管理制度
供货企业的资质证明齐全,具有质量保证能力,
合同内订有质量条款,或订有质量保证协议。
供货企业提供盖有红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
药品购进
管理制度
首次供货企业按首营企业审核制度报批;
首次经营品种按首营品种审核制度报批;
采购计划报质管部审核,质量负责人批准;
合同内明确质量条款,有合同档案;
购进记录项目齐全。
药品销售
管理制度
客户按《药品销售程序》进行报批;
订销售合同或质量保证协议;
开票员对一个品种多个批号的药品按照“先产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开具销售票
建有销售客户档案,每半年征询客户意见;
收集所售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报质管部。
销售客户
审核制度
1.公司要依法将药品销售给具有合法资质的单位,不得向证照不齐全的单位和个人销售药品。
业务部开发的客户要按公司“销售客户审核程序”进行审核,还要对其商业信誉、合同承付能力等进行调查、评价和验证。
对前来购药的客户,开票员要先审查该单位是否进入公司“合法销售客户一览表”内,否则令其到业务部进行审核手续,审核合格后,方可开票销售。
4.业务部建立合法销售客户档案。
售后服务
管理制度
访问工作要根据不同地区和用户情况采用邀请用户座谈、利用各种会议开展调研、上门访问、函电征询等方式。
业务部定期同用户交流质量信息,及时了解客户对药品质量和工作的评价;
业务部做好访问记录,及时将被访单位反映的意见、问题或要求上报质管部;
质管部将用户访问意见、问题和要求传递有关部门,落实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情况答复被访问单位。
用户档案。业务部要认真做好用户访问和累积资料的工作,定期分析用户情况,及时和用户沟通,交换意见。并将资料记入用户档案。
有关记录和凭证的管理制度
管理范围、内容、职责明确
各类质量记录、票据管理明确
记录、票据由相应岗位人员负责填写,记录按规定妥善保管
对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修订、完善
5.记录、票据控制有效,分类存档
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
1.接接触药品的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办理健康证。
2.应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3.发现体检不合格者,应办理调离直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