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程 序 文 件
报告结果管理程序
(受控文件)文件编号:CDNTC-P13版 次:V1.0发放编号:OA系统发布制/修订: 日期: 2019-07-20审 核: 日期: 2019-07-20批 准: 日期: 2019-07-20 制/修订履历
版 次
变更摘要
制/修订人
⑴ 制/修订日期
⑵ 生效日期
CDNTC-P13
V1.0 新版作成
刘燕全
⑴ 2019-07-20 ⑵ 2019-08-01
1 目的
确保检测中心客观、准确、清晰、完整地出具检测报告,对报告的规范性、编制、应涵盖的信息、签发、存档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检测中心出具的各类检测报告的编制、核验、签发、修订等活动。
3 职责
3.1技术负责人
负责组织对报告的定期检查。
3.2报告签字人
负责批准检测报告。
3.3检测员
负责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原始检测记录。
3.4样品管理员
负责报告的发放。
3.5文件管理员
负责报告的存档。
4 工作程序
4.1检测报告的信息内容
4.1.1每份非简化报告至少包括下列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
a) 标题(例如“检测报告”);
b) 检测中心的名称和地址;
c) 实施检测活动的地点;
d) 将报告中所有部分标记为完整报告一部分的唯一性标识,以及表明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
e) 客户的名称和联络信息;
f) 所用方法;
g) 物品的描述、明确的标识以及必要时物品的状态;
h) 检测物品的接收日期;
i) 实施检测活动的日期;
j) 报告的发布日期;
k) 结果仅与被检测物品有关的声明;
l) 结果,适当时,带有测量单位;
m) 对方法的补充、偏离或删减;
n) 报告批准人的识别;
o)当结果来自于外部供应商时,清晰标识;
p)报告中声明除全文复制外,未经检测中心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报告。
4.2检测报告输入信息(原始记录)审核
4.2.1检测中心设定负责检测原始记录的审核工作,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4.2.1.1检测工作是否按有关标准规范、方法等完成;
4.2.1.2仪器设备使用是否匹配;
4.2.1.3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4.2.1.4所得数据是否合理;
4.2.1.5检测结论是否正确。
4.2.1.6如使用客户提供的维持样品工作的支持设备或附件进行测试,如果这些设备或附件对样品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应将这些设备或附件的重要信息(例如名称、型号、编号等)列入检测报告中。
4.2.2审核无误后签字确认。
4.3报告的编制
4.3.1报告编制人根据检测活动项目以及标准规范的规定及客户的要求确定适合的报告格式;
4.3.2为方便样品与报告的追溯管理,特规定报告编号参考样品编号规则,把样品编号后2位表示样品个数的流水号(见《样品管理程序》)去掉后作为报告编号使用。对于进行复测或其他勘误等原因重新出具报告的,应在新报告中标明原报告的唯一性信息,即复测报告编号为原检测报告编号后追加字母(A、B、C…,表示第1、2、3…次修改)标识,识别于原报告,必要时可在新报告中做更具体的注明信息。报告编制人依据原始记录编制报告,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4.3.2.1检测报告必须做到字迹清楚、数据准确、计算无误、内容真实、结果客观明确。
4.3.2.2报告内容必须涵盖必要的检测信息,符合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且与相应的原始记录保持一致。
4.3.2.3报告编写必须严格按规定格式、专业术语、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编制。
4.3.3检测结论
4.3.3.1有检测依据
型式试验,具体描述检测标准和依据文件,检测结论:合格,不合格。
4.3.3.2无检测依据或达不到检测相关条件要求的,检测结论:本报告结果供参考,不做判定。
4.4检测报告的审核、签发
4.4.1打印好的纸档报告由相应检测员签字后,报告审核人员审核整个报告的内容及原始数据录入的准确性。最后由授权签字人批准。电子档报告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