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数据 > 住宅地产 > 研究报告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 老街巷文化在幼儿园班本化建设中的实践研究 中期报告DOCX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 老街巷文化在幼儿园班本化建设中的实践研究 中期报告DOCX

白衣飘飘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19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X(5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11/20(发布于河北)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 老街巷文化在幼儿园班本化建设中的实践研究 中期报告DOCX”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立项号
2019XKT-
YJ035
课题名称
老街巷文化在幼儿园班本化建设中的实践研究
课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碑林区幼儿园坐落于西安的心脏位置,地处城墙脚下,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老街巷文化是贯穿于西安文化当中的精髓和灵魂,有古朴的建筑、有丰富的美食、有浓厚的历史、有传统的工艺、有沉淀的文化...
我们幼儿园的孩子非常幸运,这些老街小巷是他们日常生活和嬉戏游玩的主要场所,他们能够每天走在历史里,生活在历史里,对周围生活中各类街巷文化元素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我园通过对大量街巷文化资源的调查筛选,结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创设了老街巷园本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的考虑幼儿个性化的发展需要,我园在园本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积极鼓励老师尊重本班幼儿的内心世界、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将老街巷文化资源融入到班本建设之中去。在以幼儿为主体的班本建设中以兴趣为先导,能够更好的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内驱力,促进了师幼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在游戏化的情境下,幼儿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探究,了解老街巷文化的精髓魅力以及社会飞速发展的变化,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2.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重视老街巷文化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融合,探究班本环境的建设思路,注重版块的布局设计以及与幼儿的有效互动。
3.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为先导,深入研究班本课程和班本特色活动设计,提高教师对教学活动和主题活动的设计与生成,能够在符合幼儿兴趣需要的基础上,又够促进幼儿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
(二)研究内容
1.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师幼共同商讨确定班级街巷主题,结合街巷文化和主题元素,创设班本环境。
2.着力探究老街巷班本课程和班本特色活动的设计与开发。通过对街巷文化的整理筛选,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从集体活动、社会实践、区域活动、户外游戏等多方面探究活动的方案设计与组织策略。
3.注重对班本生成活动的探寻,加强对幼儿兴趣爱好的挖掘、对幼儿行为表现的观察,对教育契机的捕捉,对生成活动目标的设定和内容的梳理。
4.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积极调动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探寻家园共育的新模式,更新家长教育理念,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了解西安市古街巷文化的历史背景、文化元素等知识,整理出适宜于幼儿活动的相关内容。
(二)访谈法:以自编访谈提纲为工具,面向幼儿、教师等进行访谈,了解幼儿对于活动内容需求以及教师的创意设想,为后续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三)行动研究法: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在班本文化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再次分析问题,调整方案,循环往复,促进其不断完善。
四、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一)研究初期阶段
1.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广泛的调查活动,深入了解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探寻家园联动的多种可能性。
2.认真钻研《指南》等纲领性文献资料的精神实质和发展要求,学习课程建设的知识理念,深入领会课程建设的新思想和新方向,结合幼儿实际和需要,科学筛选具有适宜性的老街巷文化资源。
3.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定期参加培训学习,及时梳理整合研究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反思,积极开展教研探讨,进一步明确细化研究方向。
(二)研究实施阶段
1.基于老街巷文化,打造班本环境。
碑林区幼儿园一直以来浸润在浓厚的街巷文化之中,教师依据街巷的历史名胜、笔墨纸砚、传统美食、秦腔戏曲、手工技艺、特色建筑等多类型文化元素特点,挖掘班本环境创设的核心主题。现已形成印花布园、回民街、书院门、糖坊街、三学街、易俗社等一系列班本主题环境。从班级门牌设计、特色区域创设、墙面版块分布、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