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运营治理 > 其他资料 > 神经病学第九章脑血管疾病(5)PPTX

神经病学第九章脑血管疾病(5)PPTX

杭诚专利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脑血管
资料大小:779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X(30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10/29(发布于浙江)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第九章
脑血管疾病
作者 : 贾建平
单位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血管性认知障碍
第九节
神经病学 (第8版)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是指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明显(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涵盖了血管源性认知损害从轻到重的整个发病过程
脑梗死
脑出血
神经病学 (第8版)
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脑缺血缺氧或脑灌注障碍等原因均可导致VCI
卒中
缺血缺氧
兴奋性神经毒作用
氧自由基 损伤
细胞凋亡
脑组织损伤
坏死、软化
慢性缺血 致白质损伤
认知障碍
组织功能 丢失和损伤
轴突运输受损
信息传递损害
神经病学 (第8版)
1. 危险因素相关性 2. 缺血性 (1)大血管性 (2)小血管性 (3)低灌注性 3. 出血性 4. 其他脑血管病性 5. 脑血管病合并AD
脑部不同血管血栓形成示意图
神经病学 (第8版)
VCI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按照起病形式可以分为 (1)急性或突然起病,如多发梗死性、关键部位梗死性或颅内出血所致的认知障碍 (2)慢性或隐袭起病,如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障碍 按照认知损害程度可以分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和VaD
神经病学 (第8版)
1.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
多有脑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或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史 表现为认知功能轻度损害,但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认知损害可以突然出现,也可隐袭起病,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抽象思维、判断力损害,伴个性改变,但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正常
神经病学 (第8版)
2.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
多在60岁以后发病,有卒中史,呈阶梯式进展,波动病程 表现为认知功能显著受损达到痴呆标准,伴有局灶性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体征。VaD患者的认知障碍表现为执行功能受损显著,如制定目标、计划性、主动性、组织性和抽象思维以及解决冲突的能力下降;常有近记忆力和计算力的减低。可伴有表情淡漠、少语、焦虑、抑郁或欣快等精神症状
神经病学 (第8版)
多发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MID) 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strategic infarct dementia,SID) 分水岭梗死性痴呆(dementia with border-zone infarction) 出血性痴呆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 disease)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
依据病灶特点和病理机制的不同,临床上将VaD分为多种类型
神经病学 (第8版)
1. 实验室检查,包括 (1)查找VCI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等 (2)排除其他导致认知障碍的原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HIV感染、VitB12缺乏、结缔组织病、梅毒性血管炎、肝肾功能不全等
神经病学 (第8版)
2. 神经心理检查 常见特征为额叶-皮质下功能损害,抽象思维、概念形成和转换、信息处理速度等执行功能损害突出,而记忆力相对保留,但执行功能障碍不能作为VCI的特征性诊断指标,应对VCI进行全面的神经心理学评估 Hachinski缺血量表(Hachinski ischaemic score, HIS)≥7分支持VaD诊断,可与AD等神经变性疾病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