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HRM > 人力资源 > 员工素养 > 培训师职业技能训练教材《良好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辅导技能训》DOC

培训师职业技能训练教材《良好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辅导技能训》DOC

资料大小:76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43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10/8(发布于福建)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培训师职业技能训练教材《良好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辅导技能训》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教师/企业培训师
职业技能训练
良好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
辅导技能训练
精品课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艰巨任务,真正担当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不但要具备基本的业务技能,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
一方面,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乐观地面对生
活,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另一方
面,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要有一定心理辅导能力,当学生面临心理困惑
时教师要能理解和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教师要
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与自我调节的方法,确保自身
的心理健康;同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一定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
练方法,促成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论>
第一节

科学的健康观念
关于健康内涵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化,正在发生着极大
的变化,那种认为只要身体没有疾病、生理机能正常就是等于健康的观念正在被一种“立
体健康观”所替代,即健康应由心理尺度、医学尺度和社会尺度来评价,健康的概念已从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走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1948 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
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
并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①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
不感到过分紧张;②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③善于休息,
睡眠良好;④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⑤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
染病;⑥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⑦反应敏锐,眼睛明亮,
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龈颜色正常;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1[1]
1[1]黄希庭主编:《心理学与人生》,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由这十条标准可以看出,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二者相互影响,相辅
相成,缺一不可。1989 年 WHO 又将健康的概念补充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社
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少年学生而言,身体健康固然
重要,但心理健康更有着其突出的地位。“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
多的人所接受。从对健康这一概念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为了实现完满康宁的健康状态不
仅要讲究生理卫生,还要讲究心理卫生,那么,准确地认识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有
意识地规划、调整自己的心理发展,主动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就成了健康心理学研究的
首要问题。
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心理学家荣格就曾经提醒人们,要防止远比自然灾害
更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他认为,随着人们对外部空间的拓展,人们对心灵的提
升却停止了;人们在智力方面收获过剩,心灵方面却沦丧殆尽。精神生活的深度不安折
磨着现代社会中最敏感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问题,苦闷、孤独、焦虑、冷漠……甚至精神崩溃,自
杀、杀人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马加爵事件更是发人深思,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世
纪性”的问题,抑郁症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纪病”。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概念是由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
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
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近代心理卫生运动是本世纪初美国人比尔斯倡导的。他毕业于耶鲁